本文是小編在網上收錄到的有關“股指期權最后交易日結算價 股指期權交割日如何結算”的主要內容,里面將有關“股指期權最后交易日結算價 股指期權交割日如何結算”的內容拆分成了幾小段,希望可以對你有所幫助!
股指期權交割日如何結算?
結算如下:
當日結算價為合約最后一小時成交價格按照成交量的加權平均價,交割結算價為最后交易日標的股票的現貨指數最后2小時的算術平均價;也就是說當日結算價以期貨指數為依據得出,交割結算價以證券指數為依據得出。兩者參考的計算依據完全不同,這就是兩者的區別,交割結算價可以到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結算數據查詢,一定在在收盤結算后才可以查得到
期貨知識:期權合約的結算價格是怎么計算的?
上交所在每個交易日收盤后向市場公布期權合約的結算價格,作為計算期權合約每日日終維持保證金、下一交易日開倉保證金、漲跌停價格等數據的基準。
原則上,期權合約的結算價格為該合約當日收盤集合競價的成交價格。但是,如果當日收盤集合競價未形成成交價格,或者成交價格明顯不合理,那么上交所就會考慮期權交易的多重影響因素,另行計算合約的結算價格。即根據同標的、同到期日、同類型其他行權價的期權合約隱含波動率,推算該合約隱含波動率,并以此計算該合約結算價。
此外,期權合約最后交易日如果為實值合約的話,由上交所根據合約標的當日收盤價格和該合約行權價格,計算該合約的結算價格;期權合約最后交易日如果為虛值或者平值合約的話,結算價格為0。
期權合約掛牌首日,以上交所公布的開盤參考價作為合約前結算價格。合約標的出現除權、除息的,合約前結算價格按照以下公式進行調整:新合約前結算價格=原合約前結算價格×(原合約單位/新合約單位)。除權除息日,以調整后的合約前結算價作為漲跌幅限制與保證金收取的計算依據。
2021年10月期權交割日是哪天?
根據交易規則及其相關實施細則規定,滬深300股指期貨、上證50股指期貨、中證500股指期貨、滬深300股指期權的最后交易日為合約到期月份的第三個周五,最后交易日為國家法定假日或者因異常情況等原因未交易的,以下一交易日為最后交易日,即IF2110合約、IH2110合約、IC2110合約、IO2110合約(合約月份為2021年10月的滬深300股指期權合約)的最后交易日為2021年10月15日。
股指期貨合約最后交易日價格漲跌停板幅度為上一交易日結算價的±20%。最后交易日即為交割日,交割結算價為最后交易日標的指數最后2小時的算術平均價(計算結果保留至小數點后兩位),交割手續費按照交易所有關規定收取。
股指期權合約每日(含最后交易日)價格漲跌停板幅度為上一交易日標的指數收盤價的±10%。最后交易日即為交割日,交割結算價為最后交易日標的指數最后2小時的算術平均價(計算結果保留至小數點后兩位),行權(履約)手續費標準為每手2元。
股指期貨的結算價怎么算,最后交易日結算價怎么計算?
在《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結算細則》(征求意見稿)中,當日結算價采用該期貨合約最后一小時按成交量加權的平均價。原因是為了防止市場可能的操縱行為以及避免日常結算價與期貨收盤價、現貨次日開盤價的偏差太大。最后一小時無成交的,取前一小時成交價格按成交量加權的平均價作為當日結算價。該時段仍無成交的,則再往前推一小時。以此類推。當日交易時間不足一小時的,則取全時段成交量加權平均價作為當日結算價。當日無成交價格的,合約當日結算價為:合約結算價=該合約前一交易日結算價+基準合約當日結算價-基準合約前一交易日結算價,其中,基準合約為當日有成交的離交割月最近的合約。如果該合約為新上市合約且上市首日無成交,則當日結算價計算公式為:合約結算價=該合約掛盤基準價+基準合約當日結算價-基準合約前一交易日結算價。
什么是現金交割?
現金交割的由來
現金交割的引入可以追溯至1981年。在此之前,美國監管機構要求所有期貨和期權產品必須進行實物交割。但考慮到交割股票指數所對應的一籃子成分股不僅復雜繁瑣,而且會引發交割期間對成分股的需求大增,進而影響股票價格,為此美國證券會和美國期監會簽署了《夏德-約翰遜協議》,允許推出采用現金交割的金融衍生品。
《夏德-約翰遜協議》為推出股指類等較難進行實物交割的金融衍生品掃清了障礙,也為股指期權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2018年,成交量前五的股指期權產品,無一例外都采用了現金交割的方式。
現金交割的優勢
股指期權采用現金交割的方式,具有快速便捷、交割風險低的優點,同時現金交割還有助于標的股票市場的穩定。
首先,現金交割僅涉及資金的劃轉,操作更加便捷,完成交割耗時更短,交割風險更低。例如滬深300股指期權,當日即可完成交割,無隔夜風險和資金成本。

其次,現金交割能有效規避大頭針風險。現金交割不會產生成分股的交收,因此期權賣方無需擔心因無法準確預估買方行權數量,進而無法準確進行對沖,從而帶來的單邊持倉風險。
第三,現金交割有助于標的股票市場的穩定。正如1981年美國監管機構考慮的那樣,現金交割使得股指期權買賣雙方不再需要在臨近交割時購買成分股用于交割,這能降低因交割原因造成的對股票市場供求的影響,有利于標的股票市場的穩定。
現金交割和自動行權
現金交割的股指期權產品在到期日多采用自動行權的方式。到期時投資者無需提交行權申請,滿足條件的期權合約交易所將自動予以行權。自動行權方式簡化了投資者的操作流程,投資者無需擔心因忘記行權或錯誤行權而造成損失,降低了交割時的操作風險。
舉個例子,某投資者買入1手滬深300股指期權并持有到期,該合約最后交易日的結算價為0.12點(對應12元),該投資者行權手續費為每手5元。假設該投資者選擇行權,扣除手續費后仍有12元-5元=7元的收益。對于此類扣除行權手續費后仍有收益的期權合約,交易所將會自動予以行權,并進行現金交割。
綜上,滬深300股指期權即將迎來首次到期交割。滬深300股指期權采用自動行權、現金交割的方式,具有操作便捷、交割風險低的特點。在到期日,投資者無需提出行權申請,對于滿足條件的期權合約,交易所將自動予以行權,并采用現金軋差的方式完成交割。
期權每天如何結算?
上交所在每個交易日收盤后向市場公布期權合約的結算價格,作為計算期權合約每日日終維持保證金、下一交易日開倉保證金、漲跌停價格等數據的基準。
原則上,期權合約的結算價格為該合約當日收盤集合競價的成交價格。但是,如果當日收盤集合競價未形成成交價格,或者成交價格明顯不合理,那么上交所就會考慮期權交易的多重影響因素,另行計算合約的結算價格。即根據同標的、同到期日、同類型其他行權價的期權合約隱含波動率,推算該合約隱含波動率,并以此計算該合約結算價。
此外,期權合約最后交易日如果為實值合約的話,由上交所根據合約標的當日收盤價格和該合約行權價格,計算該合約的結算價格;期權合約最后交易日如果為虛值或者平值合約的話,結算價格為0。
期權合約掛牌首日,以上交所公布的開盤參考價作為合約前結算價格。合約標的出現除權、除息的,合約前結算價格按照以下公式進行調整:新合約前結算價格=原合約前結算價格×(原合約單位/新合約單位)。除權除息日,以調整后的合約前結算價作為漲跌幅限制與保證金收取的計算依據。
股指期貨結算日是怎么計算的?
股指期貨結算價格有兩種情況。
一、正常交易日的結算價。這時以期貨盤面交易的最后一小時成交價格、按照成交量的加權平均價。計算結果保留至小數點后一位。最后一小時因系統故障等原因導致交易中斷的,扣除中斷時間后向前取滿一小時視為最后一小時。合約當日最后一筆成交距開盤時間不足一小時的,則取全天成交量的加權平均價作為當日結算價。采用上述方法仍無法確定當日結算價或者計算出的結算價明顯不合理的,交易所有權決定當日結算價。
二、最后交割日的結算價。這時股指期貨的交割結算價為,以現貨盤面指數最后2小時的算術平均價。計算結果保留至小數點后兩位。并且交易所有權根據市場情況對股指期貨的交割結算價進行調整。
股指期權保證金怎么算?
合約標的為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的,每張合約的維持保證金收取比例為:
1、認購期權義務倉維持保證金:{結算價+Max(12%×合約標的收盤價-認購期權虛值,7%×標的收盤價)}×合約單位×(1+20%)
2、認沽期權義務倉維持保證金:Min{結算價+Max(12%×合約標的收盤價-認沽期權虛值,7%×行權價),行權價}×合約單位×(1+20%)其中認購期權虛值=max(行權價-合約標的收盤價,0)認沽期權虛值=max(合約標的收盤價-行權價,0)注意:臨近行權日(包括行權日),保證金收取比例將會提高。
以上就是有關“股指期權最后交易日結算價 股指期權交割日如何結算”的主要內容,如果沒法解決您的問題,可以直接在本文下方的評論區留言告訴我們哦~或者您也可以點擊本站其他欄目,還有更多精彩干貨供你學習和參考喲~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