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人們十分關心的話題。不少人在債券和股票允許流通即交易、買賣后,提出一個問題:我國以往發行公債或國庫券、企債債券都不準流通,也不是過來了嗎!為什么現在要允許它們流通呢?
首先應當明確,證券(債券和股票)允許流通是正常的,符合金融流通規律,反之,不允許流通是不正常的,違反了金融流通規律。就拿公債或國庫券來講,由于它不能依法在市場上流通,債券持有人一旦需要現金時,就無法換取貨幣,即原先手中的“活錢”換成債券后在還本前成了“死錢”,這就嚴重挫傷購買者的積極性,并且誘發黑市買賣,禁而不止,造成債券事實上的貶值,信譽下降,給公債或國庫券的發行帶來阻力和困難。大家記得,前幾年國庫券其利率盡管很高,但主動購買者不多,要靠動員,靠行政硬性攤派,顯得十分被動,然而當國庫券允許流通后,發行被動局面隨之消失,1990年發行國庫券消息公布后,就有成百上千的公民排隊爭購。(文章來自贏家財富網http://www.yingjia360.com)為什么有如此反差?道理很簡單。國庫券通過買賣可以隨時換取現錢,而利率又顯著高于銀行同期儲蓄利率,加上保值,何樂而不為呢?
同理,假如股票像國庫券一樣不能買賣,其持有者因不能換得現金,購買積極性必然受挫。同時,我們還應看到,國庫券即使不能流通,到期還能還本,而股票在一般情況下是不還本的,這就意味著股票投資者無法取回投資,“活錢”永遠成為“死錢”。除了傻瓜,才會有人問津股票。這樣一來,股票發行就成了一句空話。由此可見,股票買賣是股票發行的前提。此是股票必須買賣的原因之一。
我們知道,股份企業管理的好壞,經濟效益的高低,完全會在股票價格上迅速反映出來。企業經營好,所發行的股票價格會上漲,人們爭相購買,反之,價格下跌,人們紛紛拋售,把資金轉向效益好的企業。這樣就會推動企業改進技術,改善管理,提高效益,以求生存和發展。假如股票不能買賣,不能隨行就市,及時反映企業經營水準,也就失去促進企業不斷發展的推動作用。此是股票必須買賣的原因之二。(文章來自贏家財富網http://www.yingjia360.com)
股票必須買賣的原因之三,在于對金融市場來講,股票市場要能發揮對社會資金的有效調節作用,也必須依賴股票流通。倘若股票不能交易,當社會上銀根緊時,持有者不能賣出,而當銀根松時,卻又不能買進股票,這樣股市就無法調劑資金余缺,不能引導資金流向需要之處,失去調節社會資金和社會總需求的作用。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股票買賣是股票生存、發展的必然要求,是股票的生命之在。
推薦閱讀:
來源:贏家財富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