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是中國A股市場估值體系重構的一年,每一輪牛勢都有主調,如13-15年小盤漲上3-5倍的比比皆是。本輪牛市主調則是向成熟市場躍進,以大市值低估值為前進軍,主力軍則是代表具有創新科技屬性的新藍籌(中等市值),行業前景、企業成長性將是未來第一層篩選標準,18年依然是個股分化走結構性牛市為主基調,大白馬將會有分化,1季度成長突的顯中小市值有望走出一批牛股。
前面所說明年大白馬分化,主要以個位數低速成長的標的經過今年的修復后將表現一般,市場更注重中等市值的行業龍頭(高端、智能制造、創新醫藥),在國家大力支持下技術升、行業整合,提升競爭力進入國際市場的企業,這些公司主要圍繞滬深300來進行甄選。
經過一年的市場引導,多數人小票思維依然無法改變,對手中所持虧損30%,甚至5折的股票無動于衷,這類股明年是否有機會?答案是否定的。明年中國將跟隨美國進入加息周期,這種一些企業來說更難生存,無業績、無分紅、低成長,怎能吸引資金關注呢?世界上成熟市值都是大市值流動性溢價,小市值流動性折價,這點趨勢會越來越明顯,不再是單純的看PE,歸根到底還是企業成長決定了價值。
現在優質成長股的估值水平,長期競爭力,未來發展空間,短期爆發力,是A股有史以來最佳時機。有一小搓股票明年pe在15-20倍,peg在0.3~0.5。未來一年走出1-3倍還是很有可能的。3倍我不敢說,我們的成長股池里有一半股票翻倍是很有可能的。
對于超級成長股篩選方法,在前期文章中已有所述,這里想談的一點是,如果想拿5倍10倍股,必須有能夠承受50%回撤的心臟,如果沒有,這輩子與10倍股無緣的。
最后在談談趨勢判斷,這里包含基本面長周期、技術面中短期。依托社會發展需求尋找行業發展、行業前景確定性強為主方向(長周期范疇),行業中橫向對比優中選優(中長期范疇),股價的月線、周線、日線變動趨勢(中短線范疇),通過這三方面的層層篩選,投資失敗的概率會大大降低,就算投機,也應當選擇基本面、技術面都強的公司做投機。
來源:贏家財富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