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市場是在2000年深圳交易所正式籌建的,在2004年獲得了正式批復,而在2009年正式開板運行,截止到2019年目前創業板上市公司已經達到了767家。作為對證券市場特定組成部分和創新形式的稱謂,是相對于主板市場而言的一個概念,是在主板市場發展到一定程度以后逐步出現的。和主板市場一樣,該市場也屬資本市場的一部分。在國外不是該稱呼,主要有另類投資市場(AIM)、新市場(NM)或者技術股市場(Techmark),不過上市的公司內涵是一致的。下圖為贏家江恩軟件創業板股票行情走勢。
傳統證券交易所的上市條件較為嚴格,只有那些具有較長經營歷史、規模大、業績好的成熟公司才有資格上市。嚴格的上市條件有利于保證上市公司的質量,降低市場風險。然而,這也使得處于成長期、經營歷史短、規模小,目前可能尚未盈利,但發展前景好的中小企業難以通過證券交易所籌集創業初期階段所需的資金。有鑒于此,自20世紀70年代初以來,世界各國的大多數證券交易所都陸續建立了上市標準低于傳統交易市場,但是監管更為嚴格,旨在滿足中小型企業融資需要的交易市場,這些交易市場被命名為創業板市場、新市場或二板市場(Second Board),而傳統的交易市場則被稱為主板市場(Main Board)以示區別。
在世界范圍內,關于創業板市場的含義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上的創業板市場是指與針對大型成熟公司的主板市場相對應的,面向中小型公司的股票市場,包括新市場、科技板市場、另類股票市場、創新板市場、備案市場、店頭和增長性股票市場等類型;狹義上的創業板市場是指協助具有高成長性的新興公司,尤其是高科技公司籌資的市場。之前也有專門介紹過的學習知識,可以作補充學習。
雖然創業板市場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風險較高,但是不可否認,把握契機推出創業板具有極為重要的戰略作用,創業板將對我國經濟產生深遠影響。創業板市場對中小企業發展所起的促進作用能夠吸納大量勞動力就業,社會意義深遠。并且創業板能夠吸引民間資本以及國內外資金投向我國的創新企業,促進我國內生性經濟發展模式的形成。
來源:贏家財富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