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個股解禁期的到來,當前“限售股解禁”的話題逐步成為市場主流。一般情況下,限售股解禁對上市公司股價和市值的影響沖擊力有多大呢?它們是不是洪水猛獸?這些我們將在下文中一一道來。
限售股解禁對股價的影響是什么?
限售股解禁給市場帶來的就是可流通個股數量的增加,這樣一來股票的供給增加會導致股價出現一定程度的波動。總的來說,限售股解禁對股價的影響有大有小,具體和大股東類型、業績狀況、增減持情況、限售股數量以及限售股股東數有關系,這些因素是在限售股解禁時對股價影響的必要因素。
【1】大股東類型:一般情況下處于行業壟斷地位,屬于國家經濟命脈的上市公司,國有股股東會對其保持較高的持股比例,不會輕易套現。作為發起人的民企投資家大多數會專心從事實業,并非從事買殼、賣殼從事資本運營的投資性公司,限售股解禁后,大規模套現以實現退出的可能性也不大。如果大股東屬于非發起人的民企,擅長資本運作,則有套現的可能。
【2】業績情況:業績優良或尚可的上市公司中,限售股比例偏低,或者大股東持股勉強保持相對控股地位,限售股解禁后的套現需求也不大。業績不佳、或價值高估的上市公司,持股比例偏低的股東退出意愿較強。
【3】相應的增減持情況:上市公司承諾了較高的套現價格,或大股東有承諾增持計劃的上市公司,套現的可能性也很低。全體限售股股東的減持承諾僅滿足法規的要求,沒有承諾更長時間的鎖定期,則存在有強烈套現意愿的嫌疑。
【4】限售股數量:限售股的數量往往會對股價造成壓制,數量過大會引發持籌者的恐慌,造成股價進一步走弱。往往個股流通股數量越多,限售股數量越少,其對股價的影響也就越小。
【5】限售股股東數量:在法規規定的自股改之日起十二個月的鎖定期之后,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總數百分之五以下的原非流通股股東,可以無需公告的限制而套現。所以,限售股持股比例偏低、股東分散、較多無話語權的小非的上市公司存在一定的套現壓力。
綜上所述,限售股解禁對股價的影響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單獨的解禁對股價的影響比較小,但是綜合其他因素的話,那就比較明顯了。
來源:探其財經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