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股市著名的三次暴跌事件
1987年黑色星期一
1987年道瓊工業指數幾個小時內暴跌22.62%,而造成當天全球市場重挫,如英國股市下跌10.1% 、法國股市下跌6% 、荷蘭股市7.8% 、比利時股市10.5% 、日本股市下跌14.6% 、香港恒生指數下跌11.12% 、新加坡股市下跌12.15%。
2000年網路泡沫
2000 年3 月10 日納斯達克指數觸及5,408.60 的最高點,且以5,048.62 收盤,3 月13 日星期一大規模的賣單引發拋售連鎖反應,基金和機構紛紛開始大量恐慌拋售,僅僅才6 天時間,NASDAQ 就損失將近9%,從3 月10 日的5,050 點掉到3 月15 日的4,580 點。
2007~2008年次貸危機
2008 年9 月中旬雷曼兄弟公司破產,造成歐美多家銀行陸續爆發財務危機,信貸緊縮加劇,造成全球股價大跌。
美國股市暴跌對中國股市影響
1、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任何經濟體都不能特立獨行的存在,勢必會受到其他經濟體的影響,不過隨著中國的進步,美股對中國的影響力已經趨于變小。
2、暴跌對A股市場的影響主要是國內投資者負面情緒的宣泄,原因是國內投資者非理性投資行為(追漲殺跌、追消息股、追概念股、看外圍猜開盤漲跌)。
美國股市暴跌應對之法

1、不要太看重市場消息。
越是頻繁地追看市場波動的最新消息,越容易夸大市場的動蕩和風險。突然跌個5%-25%都是平常事。如果過于關注短期波動,投資者容易分散注意力,難以始終專注于長期投資目標。
2、不能掉以輕心。
2007-2009年熊市期間,如果不清倉持股就不可能毫發無傷。面對全球股市大跌,投資者應該審視持倉是否足夠多樣化,是否有足夠現金、持一定量的債券、大盤股和小盤股均涉獵。
如果在熊市提前拋售,或者倉位集中于少數股票或者板塊,就應該考慮增持一些現金,或者讓投資種類更多樣,防范一旦崩盤要被迫采取過激的行動。
3、不要糾結于市場是否“調整”。
調整一般是指標普500或者道指那樣的主要股指跌幅達到10%。可這種說法也沒有官方認證,跌5%、15%或者20%最近也都被稱為“調整”。
所以,關鍵不在于市場跌到什么地步算“調整”,而是未來前景,股市是跌得比10%多還是少都不是決定因素。
4、誰都不是預言家,不要覺得自己或者別人預測得了后市。
市場下跌后,誰都不知道下一步會怎樣。有一點倒是可以確定,某位市場專家確信的所謂預測越是叫囂得響亮,越有可能預測錯誤。
來源:恒生指數網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