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解禁限售股即受到流通期限和比例限制的非流通股取得流通權后可以上市交易,從表面理解,就是市場可供交易的流通股增多,通常來說,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股票的供應量增大稀釋股東的權益,投資者心理預期變化,或有套現情況。但具體情況如何,還需要參考多個指標。
?
?
? ? 同等情況下,上市流通股的供應量增大,股東權益存在稀釋情況,場內投資者存在套現外逃的可能。
?
? ? 1、大股東類型
?
? ? 公司處于行業壟斷地位,隸屬股價經濟命脈,國有股股東對其持有相對較高的持股比例,股東不會輕易套現。
?
? ? 屬于國資委管轄的央企和地方重點企業,套現資金的歸屬、分配及使用等方面有待相關的法律法規方面的完善,在具體相關法規出臺前,隸屬國資委管轄的央企和地方重點企業沒有大的套現壓力。
?
? ? 大股東為發起人與否的民企,對于股票的影響也有所不同,身為發起人的民企投資者,除了從事買賣殼的投資性公司,從事實業的通過套現逃出的可能性也不大;而對于擅長資本運作的非發起人民企,為維護自身,則有套現可能。
?
? ? 2、業績狀況
?
? ? 觀察企業經營狀況,經營狀況良好,限售股比例偏低,或者大股東能夠維持相對的控股地位,則套現需求不大;若為低成長高估值、限售股比例偏高的公司,通常意愿偏強。
?
? ? 3、有無承諾套現價格、增持計劃
?
? ? 承諾套現價格或者擁有增持計劃,套現外套的可能性隨之下降;沒有承諾與計劃,意愿偏強。
?
? ? 4、限售股股東數量
?
? ? 在法規規定的自股權分置改革之日起十二個月的鎖定期之后,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總數百分之五以下的原非流通股股東,可以在二十四個月內無需公告中“不得超過5%”的限制進行股份總數10%以內的套現,二十四個月以內則無需限制而套現,所以,限售股持股比例偏低、股東分散、較多無話語權的小非的上市公司存在一定的套現壓力,對股票的負面影響偏低。
來源:探其財經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