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魏晉南北朝正是國家動蕩分裂得時期,在這種混亂得時期內,各種制度逐漸的受到影響甚至是無法正常地運行。在政治上許多的政權開始更迭,原本的漢王朝統治早已分崩離析,而在經濟上隨著混亂政權的更迭,貨幣制度出現了不一樣的變化。對于貨幣出現了很多的劣幣,嚴重影響了當時社會的發展,這種劣幣的出現嚴重的影響了當時的經濟秩序和市場環境。
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劣幣能夠如此迅速的流通,離不開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劣幣的泛濫也是能夠展現出當時貨幣緊缺的問題,同時影響更為深遠的則是對于長時期的經濟混亂,使得原本漢代的五銖錢貨幣體制逐漸的消亡。為了能夠驅逐劣幣,實物貨幣成為了長時期的交易貨幣,在這種劣幣泛濫的環境下,不少人開始主張整治劣幣,但是受到當時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并沒有發揮主要的作用。
一、魏晉南北朝劣幣的出現
自從秦皇統一六國之后,對于經濟上面的改革那就是貨幣的統一,通過鑄幣不同重量的錢幣來展現價值,但是在這個時候劣幣就已經出現了,但是并沒有形成大規模的流通,一方面是秦律的嚴峻刑法的原因,另一方面則是錢幣的規模有限,所以說在秦代的時候劣幣并沒有出現很大擾亂市場的行為。到了漢代的時候,政權剛剛確立,物資匱乏,同時民間也可以鑄幣,結果導致了貨幣的嚴重貶值。
漢武帝的時候,五銖錢正式登上歷史舞臺,同時取消了民間鑄幣權力,新錢能夠在市場上進行流通,五銖錢使得當時的貨幣體系逐漸的穩定起來。西漢末年,王莽篡政,開始對于各種制度進行一系列的改革。對于貨幣體系則是一個巨大的沖擊,社會擾亂和貨幣系統逐漸的開始崩潰,劣幣層出不窮。在民間,劣幣遭受到了百姓的強烈抵制,導致了金屬貨幣在民間根本無法流通。
二、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劣幣化
隨著漢王朝貨幣體系的逐漸崩潰,使得天下動蕩,到了東漢末年的時候天下已經大亂,整個國家的貨幣體系進入了一個崩潰的階段。在此期間,大量的貨幣層出不窮的出現,實物貨幣成為了魏晉南北朝時期最為主要的貨幣形式。比如說鹽、絹布、布帛等等在不同地區充當著實物貨幣的角色,通過實物交換來對此進行經濟上的往來,這種實物貨幣逐漸的能夠與金屬貨幣分庭抗禮的地步。但是畢竟是實物貨幣,對于金屬貨幣上還是有一些劣勢的,比如說實物貨幣雖然在魏晉時期廣泛的流通,但是自身擁有了很大的局限性,笨重、易損都成為了實物貨幣的典型特征。同時,實物貨幣也會出現劣幣的情況出現,比如說谷物摻雜等等,這都是魏晉時期劣幣化的體現。

東漢末年,曹操為丞相,想要改變原本董卓之亂帶來的貨幣體系的崩潰,想要打通五銖錢的在市場上繼續流通,到了曹丕的時候,開始繼續恢復五銖錢的貨幣體系,但是事實上,這種局面很難進行實質性的改變,基本上五銖錢在市場上無法流通,一般還是通過實物貨幣進行交易。
結語
貨幣體系是關乎一個國家能否正常運行的一個重要體系,在秦皇統一貨幣之后,開始出臺了一系列的貨幣政策進行維護經濟,此時劣幣已經出現,但是由于社會背景的原因并沒有大規模的流通,漢朝繼承發展出現了五銖錢,同時開放了民間鑄幣的權力,這就使得金屬貨幣開始大量的進行貶值,實物貨幣逐漸的成為交易的主要貨幣一直貫穿整個魏晉南北朝,雖然曹操父子想要恢復原本的五銖錢貨幣體制,但是實際情況并不理想。
參考文獻:
《三國志》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