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導航:
外匯存款準備金率是什么外匯存款準備金率是什么意思外匯存款準備金率跟匯率的關系
一、外匯存款準備金率是什么
外匯存款準備金率和存款準備金率其實是比較的相似,只是一個針對人民幣,而另一個針對外幣(美元),那么外匯存款準備金率是什么?為什么要上調?為大家準備了相關內容,以供參考。外匯存款準備金率是什么? 簡單的來說,外匯存款準備金是指金融機構按照規定將其吸收的外匯存款中的一定比例交存中國人民銀行。而外匯存款準備金率是指金融機構交存中國人民銀行的外匯存款準備金與其吸收外匯存款的比率。 舉個例子,比如說:銀行收到了1000元存款,需要將其中的200元上交給央行,那么存款準備金率就是20%,1000元存款上交100元,存款準備金率就是10%。 存款準備金率越高,說明銀行要上繳的錢越多,那么留在銀行手里的資金就少了,反之,存款準備金率越低,說明銀行不需要上交那么多資金了,可以用這些錢去進行放貸之類的活動。 而外匯存款準備金率跟這個邏輯是比較相似的,只不過是從人民幣換成了美元,比如說某家進行出口業務的公司,在國外收到了一筆美元貨款,企業將其存進商業銀行后,銀行需要將其中一定比例的美元交給央行,而這個比例就是外匯存款準備金率。外匯存款準備金率為什么要上調? 因為人民幣升值后會降低出口企業的競爭力,因為同樣的商品在國外變貴了,自然會影響銷量,而上調外匯存款準備金率意味著商業銀行需要上繳更多的外匯,如果銀行沒有這么多,必須用人民幣從市場上去購買外匯,進而導致市場上的外匯變少、人民幣變多,自然人民幣就貶值了。
二、外匯存款準備金率是什么意思
外匯存款準備金率是指金融機構交存中國人民銀行的外匯存款準備金與其吸收外匯存款的比率。外匯存款準備金是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工具之一;中國人民銀行負責確定、調整外匯存款準備金率,檢查監督金融機構執行外匯存款準備金管理規定的行為。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22年5月15日起,下調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即外匯存款準備金率由現行的9%下調至8%。

政策效應:
存款準備金制度是在中央銀行體制下建立起來的,世界上美國最早以法律形式規定商業銀行向中央銀行繳存存款準備金。存款準備金制度的初始作用是保證存款的支付和清算,之后才逐漸演變成為貨幣政策工具,中央銀行通過調整存款準備金率,影響金融機構的信貸資金供應能力,從而間接調控貨幣供應量。
三、外匯存款準備金率跟匯率的關系
外匯存款準備金率跟匯率的關系:外匯存款準備金率是金融機構交給中國人民銀行的外匯存款準備金與吸收外匯存款的比率。外匯存款準備金是金融機構按照規定,將吸收的外匯存款按照一定的比例交給中國人民銀行進行存儲的存款。 外匯存款準備金率是中國人民銀行控制外匯與人民幣匯率的貨幣政策手段。央行決議調整外匯存款準備金率,是為了防止外匯存款的快速增加或減少的情況,對國內金融市場的流動性和利率形成擾動。當人民幣匯率過快升值時,央行上調外匯存款準備金,能有效增加商業銀行間賣出人民幣,買入外匯的,對外匯需求提升,從而抑制人民幣升值,甚至造成短期貶值。外匯存款準備金率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