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95年,《大宅門》開拍不到三集,投資方嚷嚷要換掉導演郭寶昌。
2.而男主陳寶國撂下狠話:沒有郭寶昌,我也不拍了!《大宅門》是郭寶昌以自己生活的樂家為原型,講述了百年老字號同仁堂的興衰史,也可以說是七爺白景琦的成長史。
3.郭寶昌原名李保常,1940年出生于北京一個貧困的工人之家。
4.兩歲時父親去世,他被母親以80塊大洋被賣給一戶吳姓人家。
5.后其三姨借錢將他贖回,轉手以200大洋賣進同仁堂。
6.因養母姓郭,遂改名郭寶昌。
7. 郭寶昌自幼聰穎,5歲能唱戲,8歲寫文章,12歲進北京五中,16歲開始動手寫家族題材的小說《大宅門》。
8.1964年,郭寶昌被打成"問題學生",寫到三分之二的小說《大宅門》被沒收并因此被送去改造。
9.在接受教育的幾年,郭寶昌偷偷堅持寫《大宅門》,但還是被發現了,手稿一次又一次被燒毀。
10.又在1980年,他與發妻離婚,《大宅門》的手稿被其妻焚毀。
11.雖然《大宅門》的手稿一再被燒毀,但是絲毫沒有影響他的信念。
12.作為一個文藝工作者,他一直想把宅門當中的生活,以文藝作品的形式呈現出來。
13.這個想法,成為了郭寶昌的奮斗目標,他再一次從頭開始寫,開始了第四稿的創作。
14.歷經40年,凝聚了郭寶昌一生心血的《大宅門》終于在1995年開拍了。
15.讓人沒想到的是,開拍三集,投資方不看好郭寶昌,想換更有收視保障的導演張藝謀。
16.然而卻被張藝謀一口回絕:他不會接拍《大宅門》,其他人也同樣不會。
17.不信邪的投資方找到了陳凱歌,也同樣吃到閉門羹。
18.結果,正如張藝謀所說,沒有人會接拍《大宅門》。
19.沒想到投資方一氣之下就撤資了,剛開拍的《大宅門》又被迫停機了,郭寶昌也背負300W的賬務。

20.無奈之下,郭寶昌又得重新尋找新投資商。
21.這四年期間,他不知道喝了多少酒,也記不得被拒絕了多少次。
22.皇天不負有心人,終于在2000年,郭寶昌收到央視拋來的橄欖枝,并要求電視劇:盡快上線,需要什么央視都會全力支持。
23.但是央視有一個要求,必須由張豐毅來演“白景琦”。
24.這下郭寶昌可不能答應。
25.當初要換掉郭寶昌導演的時候,陳寶國也表示:如果換掉郭寶昌,他也不會參演《大宅門》。
26.他信守了諾言。
27.在郭寶昌四處尋找投資商的這幾年,陳寶國一部戲也沒敢接,隨時待命,生怕錯過了“白景琦”。
28.而四年沒有收入的他,只能賣掉房子來維持生計。
29.最終,雙方達成協議,讓陳寶國出演“白景琦”。
30.終于,《大宅門》2重新開機,張藝謀,陳凱歌,田壯壯,姜文等眾多導演和老戲骨都前來客串助威。
31.2001年4月15日在央視開播。
32.一經播出,火遍全國,并以17.74的超高收視率穩居2001年收視冠軍寶座。
33.20年過去了,《大宅門》依舊在熱播,也受到年輕一代的喜愛。
34.郭寶昌曾經說過:如果不能拍《大宅門》,他死不瞑目。
35.這部耗費他半生精力的鴻篇巨著,確實是國產劇里的一個里程碑。
36.40年的堅持,終于能換來觀眾的認可。
37.很佩服這些藝術家們的執著與堅持,正是他們的“執拗”,才有了一部又一部經典的作品。
38.郭寶昌用他40年的經歷告訴我們:不是因為有了結果而去堅持,而是因為堅持才有結果。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