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薦##胭脂茉莉評論# 胭脂茉莉:把古典精神與現代人文關懷相結合的大學里的女詩人
認識詩人李本很多年了。初識李本很偶然,起于我的十四行詩,她說喜歡我的十四行詩,后來,才知道她是一名法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一個整天和法律打交道的法學教授,很難想象,讀她的詩往往會被她詩歌中那些柔軟溫潤的情懷所擊中。她的詩都很短,語言簡練,用詞不僅生動準確,而且還有當今詩歌中所淡化了的音樂美和濃郁的獨屬于本土的古典氣質,如《諸無忌》中的:“從春分到谷雨/春草亭亭/春花萌萌/宜開窗/行散/思人/ 曬衣/宜靜夜徘徊/宜香氣四溢/宜寫信撕碎/宜諸無忌/宜練習/脈脈/脈脈地望著你”,又如《青萍貼》中的:“在蟬鳴將息之地/要記得來找我啊/風起/風起/我有小小的黃花與你”等等,既有魏晉風骨的灑脫俊秀,又不失宋詞小令的婉約之美,這看似相反的兩種風格,被她完美的融合起來了。
而她詩歌中汰盡浮華后,躍然紙上的純粹而寧靜的禪悟之心,更是吸引我駐足的原因之一,如她在《勞動節》一詩中所寫的:“一個人從早走到晚/上蒼才給他五秒鐘/凝視一朵云的時間”充滿了人生的哲思,因為無常,我們更熱愛這5秒鐘的美,又如她在《早桂花》中寫的:“一株早桂花開了/驀然沖走一個人的憂傷……”寥寥數語,一下子把讀者領進一場快樂的閱讀之旅……諸多佳句,不僅給讀者留下綿綿無窮的思索,也讓我們領略到新一代知識分子的人文關懷。
———胭脂茉莉于2018年10月10
附:李本詩歌6首共賞
《早桂花》
清晨風的微漾里
有多少昨夜星的顛簸和叮當作響
一株早桂花開了
驀然沖走一個人的憂傷
那么黃
那么亮
猝不及防
像童年擦過的火柴一樣
《摘云 》
有時云太美
讓人放心不下
手頭的生活是否和它相配
焦慮可能隨處潛伏
像秋蟲一樣應聲而起
而且一定是群起
除非這時以群山相逼
以嵐煙與山脊最美的那段線為軸
五行山下
人可以隨時入睡
五行山上
云可以隨手采摘
《青萍貼 》
夏日有隱秘的云
和池里撥剌的魚鰭
流螢飛過的星空
也將垂輝于你
在蟬鳴將息之地
要記得來找我啊
風起 風起
我有小小的黃花與你
《勞動節 》
風吹過澤珍珠草的葉尖

如果一只花鈴不響
所有的花鈴都無法歌唱
像蝴蝶一樣
踮起細足 屏住呼吸
像遠山一樣扣住帽檐
一個人從早走到晚
上蒼才給他五秒鐘
凝視一朵云的時間
《少年時 》
往事如平林。漠漠如織
那時如朝圣一般。喜歡攀援
到高處
看連綿陡峭的山脊
低回不已的坡地
看遠處的油菜花田
和瘦黢的工廠煙囪
寂靜的天空下
對面塬上偶爾駛過的拖拉機
迅如黑鷹
那時想去看海
從來沒見過的海
年少。春衫薄
一揮手已經三十年去了
《漫興 》
經行早秋的大雁
意緒何等紛紜
必須向高藍的遠處列陣
池塘的蛙卻緘口了
它們仔細在荷莖與雨珠之間
計算距離
好制造一架精美的虹梯
遼闊的星子和天體
亦各有踱步的小小余隙
早啊! 秋的曙光
正從那里
噴涌
整一年積攢的石破天驚
李本,女,上海大學法學上海大學法學院教授, 國際經濟法學博士,博士生導師。上海市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國際法學會理事,中國法學會世界貿易組織法研究會理事。出版詩集《菩提樹下》。作品見諸于《詩刊》,《詩選刊》,《詩潮》,《創世紀》,《上海詩人》,《中西詩歌》等詩歌刊物。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