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人不只要學會基本的做賬報銷工作,還要學習看懂財務表,幫助公司分析市場,做個全能型的高級財務人。
什么是凈資產收益率?
凈資產收益率(ROE)也叫凈值報酬率或權益報酬率,其實質意義是衡量股東的投入產出比,凈資產收益率越高,代表盈利能力越高。
計算公式: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 /凈資產
假定某公司年度稅后利潤為3億元,公司凈資產為30億元,則凈資產收益率ROE=3/30*100%=10%。從這里中我們可以看到,股東投入相同的資本,創造的利潤更多的話,則凈資產收益率越高。誰都希望投入少,產出大。
一般來說,凈資產收益率小于10%,為較低水平,介于10%—20%之間,為中規中矩。大于20%,為較高水平。
財務報表—負債表
一個真正的財務高手看一眼報表就能知道這個公司的大部分信息,哪怕連這個公司是做什么的都知道,也能通過財務看出公司的商業模式和業務競爭力。
財務數據是可以實實在在反應公司經營能力,對上下游掌控能力等,必須要懂。一個公司的財務報表,主要分為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
先講講負債表。負債表里面的科目太多,這里主要講一些常用的。
1.“貨幣資金”項目,反映企業庫存現金、銀行結算戶存款、外埠存款、銀行匯票存款、銀行本票存款和在途資金等貨幣資金的合計數。
2.“短期投資”項目,反映企業購入的各種能隨時變現,持有時間不超過1年的有價證券以及不超過1年的其他投資。
3.“應收票據”項目,反映企業收到的未到期收款也未向銀行貼現的應收票據,包括商業承兌匯票和銀行承兌匯票。
4.“應收帳款”項目,反映企業因銷售產品和提供勞務等而應向購買單位收取的各種款項。
5.“壞帳準備”項目,反映企業提取尚未轉銷的壞帳準備。
6.“預付帳款”項目,反映企業預付給供應單位的款項。
7.“存貨”項目,反映企業期末在庫、在途和在加工中的各項存貨的實際成本,包括原材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自制半成品、產成品、分期收款發出商品等。
8.“無形資產”項目,反映企業各項無形資產的原價扣除攤銷后的凈額。
9.“短期借款”項目,反映企業借入尚未歸還的一年期以下的借款。
10.“應付帳款”項目,反映企業購買原材料或接受勞務等供應而應付給供應單位的款項。
11.“預收收款”項目,反映企業預收購買單位的貨款。
12.“長期借款”項目,反映企業借入尚未歸還的一年期以上的借款本息。
13.“長期應付款”項目,反映企業期末除長期借款和應付債券以外的其他各種長期應付款。如在采用補償貿易方式下引進國外設備,尚未歸還外商的設備價款;在融資租賃方式下,企業應付未付的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的租賃費以及住房周轉金等。
14.“實收資本”項目,反映企業實際收到的資本總額。
15.“資本公積”項目和“盈余公積”項目,分別反映企業資本公積和盈余公積的期末余額。
16.“未分配利潤”項目,反映企業尚未分配的利潤。
財務報表—利潤表

前面講了財務報表中的負債表,再講講利潤表。
什么是利潤表?利潤表是反映企業一定期間內生產經營成果及其分配的財務報表。
利潤表里面科目很多,講一些重點常用的。
1、營業收入:
利潤表的第一行就是公司收入,可見其重要性。公司以營業收入為基礎,減去營業成本、各項稅費等科目后得到凈利潤。
分析公司的收入首先要清楚收入的驅動因素。一般來說,產品銷售的數量、價格與結構這三種因素決定了收入,而公司自身的競爭優勢與外部環境共同在中長期里決定了上述三種因素的變動。
2、營業成本與毛利:
營業成本是指已銷售產品或者服務的生產成本,是生產過程中直接發生的成本,不包含生產之外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等。單位產品成本低的公司往往具備低成本競爭優勢,能夠在行業低谷中存活下來。
毛利,是指營業收入減去營業成本后的差額。
3、銷售費用:
銷售費用是為了銷售商品或服務所產生的費用,例如廣告費、促銷費、銷售人員工資福利、銷售機構的固定資產折舊等。銷售費用多與少說明不了問題。有的行業不需要營銷或者僅需要很少的營銷,例如一些壟斷行業或者客戶不是社會大眾的行業。而有的行業必須營銷,你花的營銷費用少,或者不懂花都不行,例如競爭激烈的日化行業,關鍵就在于銷售的效率如何。
值得注意的是在消費品行業,銷售費用事實上是一種不斷增長的固定成本,幾乎不可能被壓縮,要特別小心那些衰落的品牌,銷售費用無法降低,但仍然無法挽回消費者,收入會不斷下降,直接導致了公司的虧損,消費品品牌一旦衰敗,公司股價跌起來比周期性公司還要可怕。
4、管理費用:
企業管理和組織生產經營活動所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工資福利、工會經費、行政開支、業務招待費等等諸多內容。值得注意的是研發費用進行資本化處理就計入無形資產,當成期間費用的話就會計入管理費。公司最好不需要研發,所生產的產品或服務永不過時,當然在講究技術創新的行業,研發不可或缺,也無法直接說研發費用是高好還是低好,仍然需要結合研發所得出的成果價值,從研發效率的角度分析。
5、財務費用:
財務費用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為籌集資金而發生的籌資費用,包括利息支出、匯兌損失、相關手續費等。
當公司具備一定的行業地位和規模優勢后,營業成本和三項費用的增長會慢于收入的增長,凈利潤增長速度大于營業收入增長速度,凈利率提升的良性狀況。
6、可持續的利潤:
利潤分析的要點是究竟公司獲得的利潤是否由主營業務產生,是否具備可持續性而非是偶發的。營業收入減去營業成本、三費和資產減值損失后,再加上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投資收益等科目就得到了營業利潤。
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是交易性金融資產和公允價值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的本期變動,簡單來說就是上市公司炒股、炒樓還沒賣,但是又有浮盈的賬面盈利,這種盈利顯然是不穩定的,炒股、炒樓有漲就有跌,上市公司也不是專業的金融機構。
投資收益,分為兩種情況,如果是收到被投資企業分得現金股息或者分享被投資企業的利潤,這種投資收益是有持續性的。但如果是賣掉長期股權投資,或者各類金融資產所得到的投資收益則不具備持續性。
營業利潤加上營業外收入減去營業外支出后就得到利潤總額。營業外收入是指企業確認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沒有直接關系的各種收入,包括固定資產處置利得和無形資產出售利得,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利得,債務重組利得,企業合并損益,企業合并損益、政府補貼等科目,營業外收入從邏輯上是不具備可持續性,但的確存在例如政府持續補助上市公司的情況,至于未來能否繼續下去,就看投資人判斷。利潤總額扣除所得稅后就得到公司的凈利潤。有些上市公司是有所得稅優惠的,這些優惠一般也有一定的期限。稅收對于投資者并不完全是壞事,稅交得越多,財務造假風險反倒越小。
【重大消息】
2018年對會計從業的要求將更高!
如果不遵守對會計的規定,你將無法從事會計工作!!!
戳下方【了解更多】,獲取詳情吧!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