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的真實收入以及跟人民幣的真實購買力對比”
1,九邊總結了美國人的真實收入,以及跟人民幣的真實購買力對比。我認為九邊總結的基本沒有問題。補充幾點:
(1)九邊說的收入都是稅前收入,到手收入要再排除稅。但是美國的個人所得稅,其實在發達國家里算低的,畢竟福利也沒那么好,再加上一些減稅和避稅的項目,所以大部分人工資4k-5k美元/月的水平,大概真實的稅率在10%左右。
(2)普通人一個月兩三千美元說的也沒毛病,這主要指的是一般的文職人員,收銀員,清潔工等等,他們的時薪一般在15美元左右。

(3)但是體力勞動者絕對不止月薪兩三千美元。這點九邊說的有問題。沒有技術含量的體力勞動者,比如說建筑工人,一個月會在三四千美元,有技術含量的更多,比如說,水工電工等等,月薪四五千吧,多干多得,上不封頂。帶小費的體力勞動者,例如餐館服務員,不太好說,服務意識好,運氣好,小費拿得多,一個月干到4-5k也是有可能。
(4)月薪過萬美元的要比九邊說得多,除了搞IT的醫生律師之外,正常的工程師干滿幾年之后,月薪都差不多拿到1萬美元以上。以我的專業土木工程為例,這個專業屬于美國工程師領域薪資比較偏低的,有5-10年工作經驗之后,月薪差不多能達到1萬美元,如果愿意多加班的話,還會更多。電氣工程師機械工程師等等比土木工程師還要再多。
2,說到購買力的對比,九邊說的比較準確。美元兌人民幣大概就在4.5:1 左右。電子產品,奢侈品,房子,車子等等,美元比較抗花,但是在人工費,醫療費方面,人民幣比較抗花。小商品和食物上,差不多,都有便宜的。總體上,在美國一個月掙3000美元的購買力大致相當于國內一個月掙3000*4.5=
13500人民幣的購買力。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