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公眾號越聲財富(YSLC168888)整理,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如自行操作,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自負。)
均線的運用法則:
1、上升行情初期,短期移動平均線從下向上突破中長期移動平均線,形成的交叉叫黃金交叉。預示股價將上漲:5日均線上穿10日均線形成的交叉;10日均線上穿30日均線形成的交叉均為黃金交叉。
2、當短期移動平均線向下跌破中長期移動平均線形成的交叉叫做死亡交叉。預示股價將下跌。5日均線下穿10日均線形成的交叉;10日均線下穿30日均線形成的交叉均為死亡交叉。
3、在上升行情進入穩定期,5日、10日、30日移動平均線從上而下依次順序排列,向右上方移動,稱為多頭排列。預示股價將大幅上漲。
4、在下跌行情中,5日、10日、30日移動平均線自下而上依次順序排列,向右下方移動,稱為空頭排列,預示股價將大幅下跌。
5、在上升行情中股價位于移動平均線之上,走多頭排列的均線可視為多方的防線;當股價回檔至移動平均線附近,各條移動平均線依次產生支撐力量,買盤入場推動股價再度上升,這就是移動平均線的助漲作用。
6、在下跌行情中,股價在移動平均線的下方,呈空頭排列的移動平均線可以視為空方的防線,當股價反彈到移動平均線附近時,便會遇到阻力,賣盤涌出,促使股價進一步下跌,這就是移動平均線的助跌作用。
7、移動平均線由上升轉為下降出現最高點,和由下降轉為上升出現最低點時,是移動平均線的轉折點。預示股價走勢將發生反轉。
1,牛市的波段底部和波段頂部。
在牛市中,市場的大趨勢是向上的,但是股市不會簡單的向上,而是以波段的方式上漲。波段的底部不斷抬高,同時波段的頂部也不斷抬高,從而完成牛市的螺旋式上昇。
均線分析認為:股價始終是圍繞均線進行波動,因為均線所代表的是市場的成本變化。很多朋友都曾經問過我:均線分析的核心是什么?我的回答是:乖離率。所謂乖離率就是指股價偏離均線的程度,無論在上漲還是在下跌趨勢中,當乖離率增大到一定程度以后,市場本身就會對其進行修正。而這一修正過程就是牛市中的回調和熊市中的反彈。在牛市中,股價會依托均線系統逐漸上昇,此時,市場處于多頭排列的狀態。股價、短期均線、中期均線、以及長期均線等從上到下依次排列。隨著股價的上昇,整個均線系統也隨之上昇,但是由于各條均線的周期長短不同,因此他們的上昇速率也是不同的,當股價上昇過大過快以后,短期均線就會遠離中長期均線,此時整個均線系統就表現為“均線發散狀態”。從成本上看,短期成本上昇過快,而中長期成本上昇的速率跟不上來,在這樣的情況下,市場內就積累了大量的獲利盤,而巨大的獲利盤給市場帶來了巨大的賣壓,同時,市場的做多能量也隨著股價的上昇逐漸受到消耗。這個過程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當這種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后,市場的趨勢就會發生變化,從而形成波段頂部。總結:牛市的波段頂部是發生在短期成本嚴重高于中長期成本的情況下,此時的均線系統形成“均線發散”的狀態。
在“均線發散狀態”下,牛市的波段頂部隨之形成,此時市場就會出現波段性回調,股價將向下方的中長期均線靠攏。隨著股價的不斷下跌,市場內的獲利盤也隨之迅速減小,拋壓也隨之減輕,而多頭的能量在這樣的情況下又開始逐漸重新積聚,由于股價下方的中長期均線在牛市中始終保持穩步上行,因此,市場的中長期成本(中長期均線)不斷上昇,對股價構成了強大的向上支撐力。當股價回調到某一條中長期均線附近以后,由于市場成本的原因,使股價受到支撐,此時的短期均線也快速回落到中長期均線附近,經過一定時間的消化整理,市場的均線系統逐漸由頂部時的發散狀態變為底部的收斂狀態,在成本上的含義就是:短期成本與中長期成本趨于一致。當均線系統經過這樣的變化以后,牛市中的波段底部也就隨之形成了。總結:牛市的波段底部是是發生在短期成本回歸到中長期成本附近,兩者趨于一致以后,此時的均線系統表現為“均線收斂”的狀態。
2,熊市的波段底部和波段頂部。

在熊市中,市場的大趨勢是向下的,但是股市不會簡單的下跌,而是以波段的方式逐漸走低。波段的底部不斷下降,同時波段的頂部也不斷走低,從而完成熊市的逐波下跌。
均線分析的核心是“成本偏離(乖離率)”,它能夠從客觀的角度“科學的解釋股價的漲跌現象,帶有極大的普遍性,它不但適用于上昇的牛市,同時也適用于下跌的熊市。
在熊市中,股價受到均線系統的層層壓力,此時,市場處于空頭排列的狀態。長期均線、中期均線、短期均線、以及股價等,從上到下依次排列(空頭排列)。隨著股價的不斷下跌,整個均線系統也隨之下降,但是不同周期的各條均線的下降速率也是不同的,當股價下跌的幅度過大過快以后,短期均線就會遠離中長期均線,此時整個均線系統就表現為“均線發散狀態”。從成本上看,就表現為短期成本下降過快,而中長期成本下降的速率跟不上來,在這樣的情況下,市場的短期成本就嚴重低于中長期成本,市場內的籌碼迅速成為套牢盤,同時市場的做空能量也隨著股價的下跌逐漸受到消耗。當這個過程積累到一定程度以后,投資者普遍出現了巨大的虧損,愿意賣出股票的人越來越少,市場的拋壓就會逐漸衰竭,高位賣空的空頭開始回補,場外觀望的資金也開始進場承接,此時市場的趨勢就會發生變化,從而形成熊市的波段底部。總結:熊市的波段底部是發生在短期成本嚴重低于中長期成本的情況下,此時的均線系統形成“均線發散”的狀態。
在“均線發散狀態”下,熊市的拋壓逐漸衰竭,波段底部也隨之形成,此時市場就會出現波段性反彈,股價將向上方的中長期均線靠攏。隨著股價的反彈,市場內的抄底獲利盤以及解套盤隨之逐漸增多,市場拋壓開始增強,空頭的能量又開始重新積聚,由于股價上方的中長期均線在熊市中始終處于下降狀態,因此,市場的中長期成本(中長期均線)不斷下移,對股價構成了強大的向下壓力。(注:均線的運行方向決定其對股價構成壓力還是支撐,而均線的運行角度決定了壓力或支撐的強度大小)當股價反彈到中長期均線附近以后,股價開始受到中長期均線的壓力,此時的短期均線也逐漸回昇到中長期均線附近,經過一定時間的震蕩,市場的均線系統逐漸由底部時發散狀態變為反彈頂部的收斂狀態,在成本上的含義就是:市場的短期成本與中長期成本趨于一致。當均線系統經過這樣的變化以后,熊市中的波段頂部也就隨之形成了。總結:熊市的波段頂部是是發生在短期成本回歸到中長期成本附近,兩者趨于一致以后,此時的均線系統表現為“均線收斂”的狀態。
結論:
牛市的頂部是發生在均線發散狀態下,此時的判斷依據是乖離率很大,股價嚴重高于中長期均線,市場在這樣的情況下,一旦發生籌碼鬆動(表現為劇烈震盪,放量滯漲)或者做多能量衰竭(表現為成交量在高位萎縮),那么一個牛市波段性頂部就形成了。與此相反,牛市的底部是發生在均線收斂的狀態下,此時的判斷依據是乖離率重新得到修復,股價回歸到中長期均線附近,市場在這樣的情況下,股價受到了向上的中長期均線的支撐,那么一個牛市波段性底部就形成了。此時的分析重點是:“牛市的底部將產生在某一條重要的中長期均線附近”。
熊市的底部是發生在均線發散狀態下,此時的判斷依據是乖離率很大,股價經過連續下跌,嚴重低于中長期均線,市場在這樣的情況下,一但出現放量回昇,那么一個熊市的波段性底部就很可能形成了。與此相反,熊市的頂部是經過反彈以后發生在均線收斂的狀態下,此時的判斷依據是乖離率重新得到修復,股價回歸到中長期均線附近,市場在這樣的情況下,股價受到了向下的中長期均線的強大壓力,那么熊市的一個波段性反彈頂部就形成了。此時的分析重點是:熊市的反彈頂部將產生在某一條重要的中長期均線附近。
操作建議:
1、股價在大幅上漲后,出現該信號,后市可積極做空。
2、中長線投資者可選擇周K線或月K線出現該黃金交叉信號時離場。
主要提示:
兩條均線交叉的角度越大,后市上升幅度越恐怖。
如果您喜歡以上文章,或者想了解更多股市投資經驗及技巧,可以關注公眾號越聲財富(YSLC168888),干貨滿滿!
廣東廣播電視臺全資國有企業,全國廣電系統唯一專業證券咨詢機構(資格證編號:ZX0027),提供每日實戰盤面解讀,技術實戰培訓、投資情報。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