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導航:
稅負率怎么算稅負率是什么意思稅負率什么意思
一、稅負率怎么算
稅負率計算如下:
1、稅負率=當期應納增值稅/當期應稅銷售收入;
2、當期應納增值稅=當期銷項稅額-實際抵扣進項稅額;
3、實際抵扣進項稅額=期初留抵進項稅額+本期進項稅額-進項轉出-出口退稅-期末留抵進項稅額。
稅負率是指增值稅納稅義務人當期應納增值稅占當期應稅銷售收入的比例。一個時期內的進貨多,銷售少,抵扣的進項稅多,銷項稅少,也會降低這個時期的稅負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四條:
除本條例第十一條規定外,納稅人銷售貨物、勞務、服務、無形資產、不動產,應納稅額為當期銷項稅額抵扣當期進項稅額后的余額。應納稅額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
當期銷項稅額小于當期進項稅額不足抵扣時,其不足部分可以結轉下期繼續抵扣。
二、稅負率是什么意思
稅負也稱為稅收負擔率,是因國家征稅而造成的一種經濟負擔,一般是指應交稅費與主營業務收入的比率。稅負可以用稅負率或者稅負額來表示,采用各種累進稅率加以確定。【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三條稅收的開征、停征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法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征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第四條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溫馨提示】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人士進行詳細溝通。
三、稅負率什么意思
稅負率是指增值稅納稅義務人當期應納增值稅占當期應稅銷售收入的比例。對小規模納稅人來說,稅負率就是征收率:3%,而對一般納稅人來說,由于可以抵扣進項稅額,稅負率就不是13%或9%,而是遠遠低于該比例。通常情況下,當期應納增值稅=應納增值稅明細賬“轉出未交增值稅”累計數+“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累計數。
增值稅稅負率=實際交納增值稅稅額/不含稅的實際銷售收入×100%

所得稅稅負率=應納所得稅額÷應納稅銷售額(應稅銷售收入)×100%。
主營業務利潤稅負率=(本期應納稅額÷本期主營業務利潤)×100%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印花稅負擔率=(應納稅額÷計稅收入)×100%
具體計算:
稅負率=當期應納增值稅/當期應稅銷售收入
當期應納增值稅=當期銷項稅額-實際抵扣進項稅額
實際抵扣進項稅額=期初留抵進項稅額+本期進項稅額-進項轉出-出口退稅-期末留抵進項稅額
注: 對實行“免抵退”的生產企業而言。應納增值稅包括了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
稅負率是分類的,如增值稅稅負率為:
實際交納增值稅稅額/不含稅銷售收入×100%
所得稅稅負率為:
實際交納所得稅稅額/不含稅銷售收入×100%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