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導航:
a股市值怎么計算怎么算A股的市值一只股票的市值是怎么計算出來的呀
一、a股市值怎么計算
一、什么是股票市值?
市值是指一家上市公司的發行股份按市場價格計算出來的股票總價值,其計算方法為每股股票的市場價格乘以發行總股數。
整個股市上所有上市公司的市值總和,即為股票總市值。
二、股票市值與面值的區別
股票的面值和市值往往是不一致的。
股票價格可以高于面值,也可以低于面值,但股票第一次發行的價格一般不低于面值。
股票價格主要取決于預期股息的多少,銀行利息率的高低,及股票市場的供求關系。
股票市場是一個波動的市場,股票市場價格亦是不斷波動的。
三、股票市值的計算
a股總市值=滬市a股總市值+深市a股總市值
舉例說明,截至2014年10月31日,如果剔除B股,全部A股市值總和為萬億元,相比今年3月12日滬指最低位的萬億元凈增加了萬億元。
而滬市總股本有萬億股,總市值達到萬億元,平均市盈率倍。
深交所1604家上市公司總市值為萬億元,平均市盈率倍。
這意味著,截至10月底,兩市的總市值達到萬億元。
二、怎么算A股的市值
總市值是指在某特定時間內總股本數乘以當時股價得出的股票總價值。
流通市值指在某特定時間內當時可交易的流通股股數乘以當時股價得出的流通股票總價值。
自由流通股本是指總股本中剔除以下基本不流通的股份后的股本: ①公司創建者、家族和高級管理者長期持有的股份; ②國有股;③戰略投資者持股;④凍結股份;⑤受限的員工持股;⑥交叉持股等。
大盤指數通常是以某年某月為基礎,以這個基期的股票價格作為100,用以后各時期的股票價格和基期價格比較,計算出升除的百分比,就是該時期的股票指數
我國的上證指數的全稱是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價格綜合指數,是由上海證券交易所編制的股票指數,1990年12月19日正式開始發布。
該股票指數的樣本為所有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股票,其中新上市的股票在掛牌的第二天納入股票指數的計算范圍。
該股票指數的權數為上市公司的總股本。
由于我國上市公司的股票有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之分,其流通量與總股本并不一致,所以總股本較大的股票對股票指數的影響就較大,上證指數常常就成為機構大戶造市的工具,使股票指數的走勢與大部分股票的漲跌相背離。
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指數的發布幾乎是和股市行情的變化相同步的,它是我國股民和證券從業人員研判股票價格變化趨勢必不可少的參考依據。
該指數的前身為上海靜安指數,是由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信托投資公司靜安證券業務部于1987年11月2日開始編制的。
而上證綜合指數是上海證券交易所于1991年7月15日開始編制和公布的,以1990年12月19日為基期,基期值為100,以全部的上市股票為樣本,以股票發行量為權數進行編制。
其計算公式為:
本日股價指數=本日股票市價總值÷基期股票市價總值×100

具體計算辦法是以基期和計算日的股票收盤價(如當日無成交,延用上一日收盤價)分別乘以發行股數,相加后求得基期和計算日市價總值,再相除后即得股價指數。
遇上市股票增資擴股或新增(刪除)時,則須相應進行修正,其計算公式調整為:
本日股價指數=本日股票市價總值÷新基準股票市價總值×100
式中:新基準股票市價總值=修正前基準股票市價總值×(修正前股票市價總值+股票市價總值)÷修正前股票市價總值
隨著上市品種的逐步豐富,上海證券交易所在這一綜合指數的基礎上,從1992年2月起分別公布A股指數和B股指數,1993年5月3日起正式公布工業、商業、地產業、公用事業和綜合五大類分類股價指數。
上證綜合指數與分類指數以樣本股的發行股本數為權數進行加權計算,計算公式為:
報告期指數 =報告期成份股的總市值 / 基 期 × 基期指數
其中,總市值 = ∑(市價×發行股數)。
新上證綜指采用派許加權方法,以樣本股的發行股本數為權數進行加權計算,計算公式為:
報告期指數 =(報告期成份股的總市值/基期)×基期指數
其中,總市值 = ∑(市價×發行股數)。
其實不用算,每個股票軟件上面都有顯示的是多少流通市值的,總市值比流通市值大的話說明還有未解禁的股票.軟件上有顯示的.
三、一只股票的市值是怎么計算出來的呀
一只股票的市值是通過市場價格以及發行的總股數來計算。
股票市值即為股票的市場價值,亦可以說是股票的市場價格,它包括股票的發行價格和交易買賣價格。
股票的市場價格是由市場決定的。
股票的面值和市值往往事不一致的。
股價可以高于面值,也可以低于面值,但股票第一次發行的價格一般不低于面值。
拓展資料
按照以下三種方法來判斷股票高估與低估。
第一種:市盈率評估法
市盈率是股票市場最常用的一種評估法,因為市盈率的計算已經跟上市公司財務掛鉤了,市盈率是通過股價和每股收益計算得出來的,所以上市公司每股收益的高低,股價的高低直接反映在市盈率指標,而所以可以通過市盈率方法來評估上市公司股票的價值。
第二種:資產評估法.
上市公司資產評估法其實就是看看這家上市公司的股價和每股股票的價值相比,說白了就是看看這家公司的每股內在價值情況。
判斷標準總資產減總負責的差,再度除以總股東的商是多少?當相除的商大于股價,屬于這只股票是被低估了,股票還有上漲空間;反之當相除的商小于股價,股價已經超高,股票被高估。
第三種:銷售收入評估法
評估上市公司股票是被高估還是低估,采用銷售收入評估法這種是很多人不經常用的,這是很多人根本看不懂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態;上市公司的財務確實非常復雜,而我們作為股民投資者只要抓到上市公司的財務重點就是可以采用銷售收入評估法了。
如果兩者相除的商是大于1的值,說明這家公司的處于被低估的,具備投資價值;反之假如兩者相除的商小于1的值,說明這家公司的股票已經被高估的,已經不具備投資價值了,這就是最簡單的銷售收入評估法。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