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郵政存錢被忽悠買了保險,怎么辦?可以全額退款嗎?
這種現象已經非常普遍了。成因多種多樣,結局無一例外,客戶都覺得自己上當受騙了。
氣憤之余,想要拿回自己的全部保費。
但是,真的可以全部拿回來嗎?
很難。
但不是確定拿不回來,只是中間要經歷的波折可能超乎想象。
為什么呢?因為去郵政(銀行)辦理的保險產品,一般都披著理財產品的外衣,客戶根本不知道自己買的是保險,而且由于合同條款太復雜,一般人看不懂。
最關鍵的是,應監管部門的要求,所有保險期間在一年以上的保險產品,都會有錄音錄像。
錄音錄像的內容包括:在投保單上的簽字是本人簽字嗎?風險提示語句是自己抄寫的嗎?您對產品的保障責任和收益都清楚嗎?您了解本產品的收益是不確定的嗎?等等等等。
錄音錄像以前,銀行工作人員肯定要提醒你,我們這個產品非常非常好,您要是想獲得這個收益,一定要配合我們錄音錄像,一會兒如論問什么,您都要回答“是、了解、清楚、明白”,如果哪里不明白不清楚,回頭您問我我給您解釋清楚。
你看,錄音錄像作為強有力的證據被郵政拿在手里,日后您說業務員忽悠你?開什么玩笑!
不信把錄音錄像拿來,您自己看看!
這時候您說“當時是你讓我這么說的呀……”您沒有證明人家讓您這么說的,這么說的時候會不會也覺得很難令人信服?
所以啊,保險產品那么復雜,在完全沒有搞清楚的情況下被人錄音錄像說自己都清楚了,最后又說自己被忽悠了,試問誰能相信呢?

畢竟咱們現在是法治社會,凡事都要講究證據。
這種情況,就算是上了法庭,法官也會要求提供證據,因為于法來說,“誰主張誰舉證”,您主張業務員忽悠了您,那么請拿出證據。沒證據?對不起,我們懷疑您是不是無理取鬧。
這是一個方面。
還有另外一個方面,保險行業確實亂象叢生。
因為保險本身極強的復雜性和專業性,普通人根本沒辦法搞清楚它到底是什么;郵政和銀行的工作人員可能自己都不是特別清楚,但是由于領導每天下達的任務,完不成就要扣多少多少錢,導致基層工作人員盡管不喜歡這種方式,但也無可奈何,只能頂著壓力完成銷售任務。
什么時候領導停止以這種方式下發任務量,完不成任務可以不扣獎金績效,這種情況才可能得到緩解。
以現在的情況來看,短期以內很難實現。畢竟,銀行各級領導都有各自的任務和壓力,誰也不容易。
怎么辦呢?只能在自己的一只腳踏入銀行的時候,務必要小心謹慎,捂好自己的錢袋子,不要聽別人忽悠怎么怎么好,畢竟以我們目前的認知,還達不到對此類復雜的金融產品明辨是非的能力。
簡單來說,不買,就不會上當。
不要被別人口中的利益誘導,就失去了判斷力。
已經如題中這樣了,如果覺得產品還可以,繳費也沒有問題,那最好接著交;交完了堅持持有一段時間,基本不會有啥大的損失。銀行的儲蓄型保險產品大部分還可以,有的還相當不錯。
如果覺得實在氣不過,實在想要退保,也可以嘗試跟保險公司協商,協商不成可以向保險行業協會、銀保監會投訴。
至于結果如何,就要看運氣了。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