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按捺不住的印度又在邊境挑釁,小股印軍不僅已經侵入我方領土,還公然打響了第一槍,導致我方一名副營長中槍身亡。
眼看第二次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無可避免,印度總理卻在發起總攻的前一分鐘,突然下達了撤軍的命令。
曾幾何時,有一個問題困擾著很多人,那就是:印度的迷之自信,究竟來源于哪里?
關于這個問題,恐怕連資深的研究員都不好回答,因為很難找到充足的論據。
不過,也有學者拋出了這樣的一個說法:你別管印度現在發展得怎么樣,最起碼人家曾經在北京“指揮過交通”。
后來翻閱史料發現,還真有這么兩次。當時,印度還是英國的殖民地,第一次是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的時候有印度人的身影;第二次是1900年,八國聯軍進北京的時候,也能看到印度人的大帽子。
也許是有過這樣的經歷,印度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獨立后,就一直對我國虎視眈眈,妄圖進行版圖擴張。
1962年,印度第一次侵略我國的時候,就被中國人民解放軍好好教訓了一頓。可能當時出手有點狠,幾個解放軍就能追著人家一大幫人跑,搞得印軍很沒面子。
根據西方媒體的報道,印度總理尼赫魯看到印軍的狼狽相痛心不已,竟然在公眾場合痛哭流涕,后來還因為這場打擊生了重病,只挺了一年多就撒手人寰了。
尼赫魯病逝后,他的女兒英迪拉·甘地女承父業,成了印度的新任總理。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心理,她一上任就拋出了不和諧的言論,把侵略中國當成了最主要目標。
從1983年開始,英迪拉·甘地就不斷地在邊境搞動作挑釁,期間還多次派小股部隊越境偵察,但一直沒敢有太大的動作。

只可惜,印度侵略中國的架勢剛擺開,她就因國內矛盾,被自己的侍衛給暗殺了。
英迪拉·甘地去世后,她的兒子拉吉夫·甘地子承母業,又成了印度的新任總理。不得不說,這一家的祖孫三代人,算是統一口徑、目標一致,上任之后都在中印邊界上不斷挑釁。
1986年,解放軍在我國境內的桑多洛河谷修建了一處防御哨所。我們在自己的國土上修建哨所不是很正常嗎?可這就觸碰了印度脆弱的神經,隨即在邊境地區展開了一場規模龐大的軍演。
西方媒體看到中印局勢變得如此緊張,也不合時宜地跳出來作妖,聲稱中國剛經歷了越戰和大裁軍,完全不是印度的對手等等。以此來給印度當局打氣,在中印邊境煽風點火。
受到“鼓舞”的印度當局頭腦一熱,不僅又在邊境地區搞了一個大規模軍演,還在1987年4月,派出小股部隊潛入我國境內建立哨所。
對于印度的挑釁,我方始終保持克制,我邊防戰士與越境印軍交涉時,還遭到了印軍的偷襲,致使一名副營長當場犧牲。
我邊防官兵徹底被印軍激怒了,隨即展開了堅決還擊,將越境印軍趕出了我國領土。
初次交手失利的印度當局,并沒有及時改正錯誤,反而在重炮的掩護下向我邊防官兵反撲,結果又被我邊防官兵打死了上百人。
鑒于印軍的囂張氣焰,我解放軍也迅速抽調了三個集團軍向邊境集結。印度當局一看我國要動真格的了,當即認慫,不僅宣布撤兵,印度總理還開啟了來華訪問的行程。
后來英國學者在研究這次中印爭端時說:印度總理卻在發起總攻的前一分鐘,突然下達了撤軍的命令!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