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股價和恒生指數背離預示香港資本之船風雨飄搖】香港股票交易所(港交所)股票價格經兩年震蕩向上,終于突破新高;而香港恒生指數已連續兩年震蕩下跌,從最高點回撤了30%,回到2017年的水平。港交所代表了新大陸互聯網及新興產業對股市的滲透提升;恒生指數則代表了香港傳統產業金融、能源、工業。
港交所盈利源于交易收費:交易頻次多,則盈利多;新公司上市多,擴了容量,交易數量多,則盈利多。2007年,國企H股新增量,股價6個月暴漲了2倍;2015年,滬港通開啟,增了量,股價1個月暴漲近1倍;2017年,深港通開啟,多了渠道,股價一年漲了50%;2018年,上市新規,允許同股不同權公司上市。互聯網巨人小米、美團、阿里等相繼上市,流量大增。盡管中美貿易戰加劇,爭議不少,但股票價格仍然震蕩堅挺。在中概股網易、京東、拼多多等萬億回歸的大擴容前景下,股價在疫情后逆勢上漲,突破歷史新高。中國除了人海戰術還有錢海戰術。
恒生指數為50家藍籌股,最大11個金融股,權重達50%。除騰訊外,基本都是代表傳統企業的大公司,其中一半是中資公司。2018年后,世界局勢動蕩,中美貿易戰加劇,缺乏活力的恒生受到夾板影響,基本復制A股行情一路下跌。少了英國的光環,也沒沾中國什么光。現在中概股回歸加上可能允許同股不同權公司阿里、美團、小米、網易等加入恒生指數,似乎估值前景看好。香港不僅有了資本的數量,也有了資本的質量。

但水漲才能船高,水落可能擱淺。政治永遠大于金融,信仰才是力量。香港這只裝滿東西方資本的紅綠雙色小船正處在東西方價值觀的激烈碰撞和風雨飄搖中。如果處理不好一國兩制問題,船可漏洞,水會退潮,資本會流失,船可能擱淺;如果能夠補好漏洞,把正舵盤,船徑通幽,港交所和恒生指數會從背離走向同一,航情看高。"風雨中抱緊自由,迎接光輝歲月"。
#攝于香港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