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轉債是一種可以轉換成股票的債券,投資者在規定的期限內可以選擇轉股或者繼續持有債券。是否轉股,主要取決于轉股價和正股價格之間的關系,那么,轉股價高于正股價好嗎?下面我們分別從投資者和發債公司的角度來分析。
轉股價高于正股價好嗎?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兩個概念:轉股價是指轉換為每股股票所支付的價格,正股價則是指發行可轉債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價格。
從可轉債持有者的角度來說,轉股價高于正股價,那么轉股是不利的。例如,投資者持有1張某上市公司100元平價發行的可轉債,轉股價格為10元,正股價格為9元。那么投資者若把可轉債轉換為股票,轉股后的價值=(轉債價格/轉股價格) * 正股價格=(100/10)*9=90元。也就意味著原本價值100元的可轉債,轉換為公司股票后只值90元,顯然轉股是虧損的。
從對發債公司的角度而言違背了本身的意愿,也是不利的。上市公司發行可轉債的主要目的是融資,而債券屬于企業負債,投資者屬于企業的債權人,所以發債公司通常不希望投資者持有到期再拿回本息,而是更希望投資者轉股,轉為股票后上市公司就無須再兌付本息了,投資者也成為了股東。
如果轉股價高于正股價,那么投資者轉股的可能性會大幅減少。所以有些發債公司為了鼓勵投資者轉股,會調低轉股價,當轉股價低于正股價,轉股就有利可圖,那么轉股的人自然就變多了。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可轉債轉股存在轉股期,在轉股期之前,無論正股價格多高,投資者都是不能操作轉股的,設置轉股期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防止發債公司操縱正股價格。
來源:探其財經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