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的創始人——這個出生在南京的臺灣籍美國人張汝京是個什么樣的人?[機智][靈光一閃]
以身作則
張汝京素以克己精神著稱。每天早上,在中芯國際的停車場,一輛白色福特嘉年華總是最早進來。這輛不起眼的1300cc小轎車,就是“總裁座駕”,親自駕車的張汝京,是每天最早上班的公司高管。張汝京在上海的生活很簡單,一星期上班6天,每天在工廠待12個小時。至于假日,身為虔誠基督徒的他,固定上教會。生活儉樸,加上工作拼勁十足,是張汝京帶領中芯國際領先同儕的重要原因。他是以身作則的領導者。張汝京不僅每天帶頭加班,出差搭飛機時,也一律坐經濟艙,而且盡量當天來回,就是為了要節省旅館費。員工看到老板這樣,當然也效仿。
嚴格而不嚴厲
“蓋廠高手”對紀律的要求也不馬虎。外表福相慈祥的張汝京,生起氣來,罵人的大聲程度,能讓隔好幾間辦公室的人也不禁發抖。但他原諒人的胸襟也很大。所以在中芯國際,不用擔心因為犯錯就被打入冷宮。
“嚴格而不嚴厲”是張汝京的個人魅力,甚至是吸引許多半導體人才前來投效的關鍵。英語成為中芯國際的第一語言,而中芯國際正是倚重這種人才多元化的優勢,迅速崛起。張汝京認為,各種背景的人才有機地組合在一起,中芯國際就有了最好的管理模式。
張汝京這股獨特的個人魅力,其實是來自于他對事業經營的理想,對中國半導體事業的使命感。在中芯國際,許多員工都是沖著張汝京的理想而來的。
事必躬親
員工們對老板最深的印象便是認真。中芯國際投產的晶片對質量要求很高,塵埃很容易導致產品的報廢,因此,在創業初期,中芯國際要在廠房中建造晶片生產所必需的無塵室,要求達到每平方米10個灰塵的潔凈標準。張汝京提出全公司各個部門分別承包無塵室的保潔工作,而不止是生產部門去維護。

打造和諧社區
在積極準備續寫絕代風華的上海灘,張汝京除了蓋廠,還建了一個小區,“中芯花園”小區。是張汝京實踐心目中美好社會的實驗田,也是他小時候成長和居住經驗中美好部份的移植。“中芯花園”小區占地約26萬平方公尺。除了員工宿舍外,還包括內含游泳池、健身中心等設備的休閑中心,外圍則有超市、牛排館、面包坊等商家進駐,目前已有900戶員工家庭居住在這里。張汝京非常鼓勵夫妻同來中芯國際工作,他認為“我們把家落在這里,我們公司的向心力也增強了。”很多同事賣掉了在美國、新加坡的房子,報戶口時,把上海寫作永久居住地,因為他們認為“回來就是扎根,不是說干兩年就走。”“中芯花園”內最特別的,是其兩所“中芯學校”。從幼兒園、小學,到中學,學校學制完整,張汝京的兒子也在“中芯學校”就讀小學。因為采用雙語教育,加上升學率甚佳,有許多上海居民都搶著要把小孩送到這里就讀,目前非中芯國際員工子女的比例甚至已經高達6成。“中芯花園”是一個很特別的環境,人跟人之間的距離會比較近,和員工的關系也因此不再限于工作,而能達到生活上的連結。
離職傳聞
2009年11月10日,據國外媒體報道,中芯國際創始人兼CEO張汝京于周二宣布辭職。有消息顯示,張汝京離職可能是受臺積電指控中芯國際侵犯其專利產權一事所致。
中芯國際表示,加利福尼亞州圣克拉拉的納米加工技術公司Applied Materials前高管王寧國會接替張汝京的職位,成為公司新任CEO。中芯國際所宣布的人員變動內容中,并且透露任何有關公司COO馬爾科·莫拉(Marco Mora)的消息。據稱,莫拉曾被懷疑早期參與中芯國際“盜用”臺積電商業機密一事。相關人士表示張汝京離職是受中芯國際少數持股者——臺積電的影響所致。
2009年11月10日,中芯國際向香港交易所提交聲明表示:“董事會宣布,張汝京將不再按照上市規則擔任公司代表,決議即刻生效。江上舟已經被指定為公司在交易所的代表,決議即刻生效。”
在中芯國際同臺積電的專利糾紛中,中芯國際被裁定向臺積電支付2億美元的現金。但有消息表明,同臺積電此前要求8億美元至10億美元的賠款相比,這項判決相對較輕。法院陪審團調查發現,在65個有爭議的專利項目當中,中芯國際非法使用了其中的61個。
據外媒猜測,臺積電為了戰略原因,即希望能夠在中國增強自身地位,才決定愿意接收中芯國際2億美元的賠款,并且在中芯國際中持有部分股份。臺積電成為中芯國際持少數股股東之后,會要求CEO張汝京,因為臺積電認為張汝京從創立中芯國際開始,就一直在非法盜用其知識產權。
張汝京的離任并不是雙方協議的一部分,但卻受此影響,因為臺積電在經歷法庭判決之后已擁有中芯國際“大量”股票。臺積電是一家成功的公司,因此錢對于他們來說并不是主要問題。對于臺積電來說,這是一個戰術行為。如果張汝京繼續擔任CEO,Global Foundries會尋求贏得高端用戶青睞,其他代工企業因此而會受到越來越激烈的競爭。張汝京離職對臺積電來說是重要機遇,對其長期發展也有利。#我要上頭條#[贊]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