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呼吁機構投資者挺起A股的脊梁#積極信號出現!證券日報頭版喊話“主力機構挺起A股的脊梁”
面對昨日A股無腦暴跌后,官媒證券日報忍無可忍,頭版喊話:主力機構挺起A股的脊梁。文章指出:近期A股市場疲弱的表現是對利空因素的過度反應,而這種過度反應是通過機構投資者傳導的。目前,我國機構投資者在市場中的比重已大大提升,其資金實力也已今非昔比,但不少機構投資者的投資理念存在短板,特別是對市場熱點和行業估值的判斷存在短期化傾向,不能發揮市場壓艙石、定盤星的作用。在遇到風吹草動時,需要主流投資機構維護大局,引領方向,發揮應有作用。在此,我們呼吁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社保基金、保險資金等,擔起引領價值投資的主體責任,主動維護資本市場穩定發展、持續發展的局面,挺起A股的脊梁來! 從這則消息我們可以解讀以下信息:
1、A股每次砸盤確實是主力機構所為,昨日主力邏輯再度分析,A股下跌的模型是:主力機構每次都通過手中掌握的權重工具股,率先砸盤,起到推波助瀾作用,誘發市場恐慌盤出現。
2、文章并未找到A股反復下挫的根源,并非僅僅是機構投資者投資理念存在短板,而是主力機構可以通過金融衍生品做空獲利,利用“利空因素”帶動恐慌盤殺跌,進而有利于期權期指對沖獲利。

3、A股反復沖高回落,小起大落的根本原因:在于部分實力強大的主力機構,掌握A股權重工具股茅臺、平安、寧德時代、招行、中信證券 等大量籌碼,可以通過量化交易集中買入和拋售這類權重工具股的籌碼,進而影響上證50和滬深300走勢,而這兩個指數背后聯動的 股指期貨和期權。股指期貨可以通過做空、做多上下大波段反復獲利,而期權則可以利用指數長期窄幅震蕩獲利,這就從根本上制約了A股的市場化走勢。 稍有大漲一波,即可拋售權重工具股籌碼砸盤,進而期指做空獲利;或者干脆長期維持窄幅上下震蕩,消化期權時間價值,而賣方機構卻能穩坐釣魚臺獲利。 為何近兩年A股大盤指數,從來就沒有過完整一個月的漲幅,而是每個月臨近期權交割就出現例假式調整,認真想想就一切都明了了。
這不,今日是期權交割日,早盤市場明顯有較強做多情緒,但依然出現幾個權重工具股輪番小幅跳水來維持上證50ETF在3.159下方反復震蕩;細心點可以看到開盤 茅臺拉,招行就跳水,目前平安拉升,茅臺又壓制。總之就是希望控住上證50ETF不宜過快過多上行。但每次市場砸盤的時候,茅臺、平安、招行等品種卻能步調一致的殺跌。
是不是講的太透了!主力邏輯分析:目前北向資金的玩法就是退一進二,昨日單邊賣出有意引導市場大跌,但目的依然是逢低吸籌,這不,今日早盤北向資金已經快速買回超25億籌碼了。總體上,以北向資金為首的主力機構,在A股這一波殺跌中,一直在吸籌,大趨勢上看好A股后市,小模型上卻會通過手中掌握的權重工具股籌碼,利用恰當時機和期權時間節點來砸盤,進而完成金融衍生品對沖獲利。 要改變A股生態,就得從這個方向著手解決問題。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