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信信托最近情況并不太好。在被曝相關業務遭監管叫停的情況下,自身的業績發展情況也不樂觀。值得一提的是,此前華信信托還曾多次踩雷,并因違規操作而受到監管處罰。
業務暫停,正在引入戰略投資
近日,華信信托業務暫停引發行業關注,有報道稱涉及華信信托的“資金池”相關業務被暫停了,同時華信信托資金池的缺口可能達到45億元左右。目前,雖然相關業務被暫停,但此前成立的資金池信托業務仍在保持正常兌付。
從華信信托官網來看,上一次新發產品是在今年3月,產品名稱為華信·華冠368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隨后華信信托僅成立過一款慈善信托產品。
有媒體引述了一位接近華信信托人員回復稱,目前華信信托業務確實暫停了,暫停的原因一方面是業務整改,另一方面是公司在引入戰略投資者。不過,官網的公告中并沒有暫停業務的相關公告。
實際上,除華信信托外,還有其他信托公司被監管要求暫停業務的情況。此前,中泰信托因法人治理存在缺陷、實際控制人不明;部分業務開展違反相關法規規定,被原上海銀監局要求暫停新增集合資金信托計劃,而且存續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不得再募集。
據此前的消息,華信信托已經與一家實力雄厚的大型企業集團簽訂了增資協議。不過,由于簽署了保密協議所以暫時不方便透露具體信息。
由于被監管要求在資金池清理完畢之前不得新發產品,所以想要重啟業務,就必須引入戰略投資。好在華信信托的業務規模不大,資金缺口也不大。
公開資料顯示,華信信托設立于1987年,原名為中國工商銀行大連市信托投資公司。1988年,公司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中國工商銀行大連信托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后又更名為大連華信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股權改制后,華信信托由國資控股變更為民營控股。更名之后,華信信托規模一步步擴大,注冊資本在2016年達到了66億元,在68家信托公司中排在前15。
工商信息顯示,華信信托公司股東有20家之多,其中第一大股東是華信匯通集團,而第二大股東和第三大股東均是華信匯通集團的關聯公司,三家合計持股超過60%。
業績承壓,曾違規操作被罰

華信信托的業績情況也不樂觀。
2019年,華信信托管理的信托資產規模為615.80億元,而上一年的資產規模則為1016.34億元,一年之內,縮水近400億元。
在營收與凈利方面業績也雙雙下跌。2019年華信信托錄得營收5.73億元,相較2018年的11.46億,營收腰斬;凈利潤由盈轉虧,2019年虧損了1.52億元,去年同期凈利潤則為8.07億元。
去年,華信信托連踩兩雷,顯然這也是影響其業績的一個因素。
2019年7月,上市公司大連友誼發布公告稱,旗下全資子公司沈陽星獅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曾向華信信托申請為期4年共7億元貸款,但因開發產品較慢,資金狀況緊張,致使部分債務逾期未能清償,逾期貸款本金9840萬元。
還是2019年7月,華信信托此前向上市公司ST大洲發放貸款本金1.8億元,根據合同約定,ST大洲本應于3月20日前將該季度的貸款利息及尚欠的復利、違約金等支付給華信信托。由于其未能按期支付,華信信托就因貸款逾期未還將上市公司新大洲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告上法庭。隨后法院裁定凍結新大洲、海南實業銀行存款人民幣1.85億元或查封等值的其他財產。
華信信托還曾因違規操作而多次遭到監管處罰。
2019年7月,華信信托通過發放信托貸款形式,將信托資金用于購買本公司前期發行的信托產品,根據《信托公司管理辦法》第五十九條被銀保監會大連監管局罰款50萬元。
2019年4月,華信信托由于存在“貸后管理不到位,導致貸款資金被挪用于入股金融機構”的情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條被銀保監大連監管局罰款人民幣50萬元。
據銀行間市場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華信信托虧損程度進一步擴大,其得錄得營收-4.17億元,凈利潤為-5.55億元。多方承壓下,新的戰略投資能使華信信托扭轉局勢嗎?希望如此。
作者:王梓旭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