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是國際間最主要的商品之一,對于整個全球經濟至關重要。近來,原油市場價格的暴調引發了人們的高度關注,尤其是全球能源市場激烈競爭的背景下。隨著石油需求量的增加,石油產量的不斷擴大成為大洋彼岸問題。而剛剛結束的G20峰會上一席話可能成為全球原油被推向暴跌的原因:未來五年石油產量要削減。
原因一:產能過剩
當石油供應超過需求時,不出意外,價格往往會出現急劇下滑。而當前全球原油市場面對嚴峻挑戰,尤其是過去幾年內美國頁巖氣革命的出現,使得北美石油生產企業大幅擴張產出,而由于地緣政治亂局的影響以及歐元區經濟增長乏力等因素,歐美地區經濟表現平平,又使得全球原油需求量下降,全球油市出現供應過剩的狀況。這樣的原因使得市場供超過需,引發了油價的暴跌。
原因二:石油稅收重壓

俄羅斯和委內瑞拉等石油出口國在低油價環境下不得不依賴于石油出口收入來維持大規模的經濟建設,然而隨著石油價格的持續走低,這些國家的財政收入面臨巨大壓力。盡管這些國家紛紛對石油進行稅收優惠,但仍無法扭轉困局。
原因三:產量削減
另一方面,本周G20峰會的最大關注點是恐怖襲擊及全球經濟放緩,此時沙特阿拉伯、俄羅斯以及眾多中東國家的領導人卻組成了一個截然不同的聯盟,這個聯盟的目的很簡單:保持石油價格在40-60美元之間。據稱,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通過協議達成,在未來幾年中減少石油產出領域的競爭,進而推動石油價格回到40到60美元的標準區間之內。然而從短期來看,產量削減可能加劇了市場供需矛盾,并進一步導致價格下跌。
總之,原油暴跌并沒有一個明確的單一原因,而是由眾多因素共同作用導致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市場供求問題不斷增加,全球石油市場的競爭將愈加激烈。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