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3年開始,我國油價實行了“一元制”成品油定價機制,采用浮動調價方式。這意味著油價將會每十個工作日左右進行一次調整,根據原油價格和人民幣匯率的變化而定。油價變動直接影響到人們的生活成本和經濟發展,因此掌握油價變動的走勢圖十分重要。
歷史回顧
近年來,中國油價起伏較大。2014年12月5日,沙特阿拉伯連續三次把原油價格下調,引發重大震蕩,此后國內成品油價格也迅速下調。2015年底,國際油價創下12年來新低,中國的汽柴油價錢也降至近5年來的最低點。隨后2016年、2017年,隨著OPEC減產石油的影響逐步顯現,油價展開的是持續上漲的趨勢。
2018年7月,我國啟動成品油價格改革,擴大成品油價格自主調整范圍,也就是把調價周期由原來的10個工作日延長至20個工作日。開始時,每噸92號汽油、95號汽油和0號柴油最高可漲50元,最低可降200元,但漲幅一般不超過100元/噸,降幅一般不超過200元/噸。
未來預測
如何預判未來油價走向是市場矚目的問題。從國內外宏觀形勢看,一些利好因素有望助推油價上漲,例如:
1.OPEC以及其它產油國減產協議,令供應量下滑,價格自然就上漲了,OPEC近期還宣布繼續減少原油供應;

2.汽車銷售增速轉好,對于石油需求是有利的,同時加上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未來汽車領域需求有望更加旺盛;
3.外部壓力因素主要包括地緣風險、氣候變化、等等。
然而作為能源進口大國,我國充分應對動蕩不安的國際能源市場的挑戰,制定自己的戰略,比如:
1.大力發展新能源,這里的新能源指得是不通過傳統資源——如煤、石油,等等關鍵節點大量消耗的再生能源;
2.絕不依賴進口而導致鬧“荒”,相反要開展所謂的集約化深入開發,而專注發展可再生能源是程序中必須要經過的一整合的內容。
綜合來看,各種因素在未來的影響下,我國油價變動走勢正面臨諸多不穩定的因素,因此預測難度較大,相關政策及時調控、市場治理及時引導非常關鍵。無論如何,我們應該保持警醒,時刻關注油價動向,做好個人的開支規劃,為自己和家庭的財務穩定做好準備。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