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買入后為什么大跌?機構買入股票,說明有機構看好某只股票。但價格大跌,其實是因為機構買入只是為了掛大單賣出,從而壓盤用低價格吸收籌碼,這樣一來實際流出資金還是大于流入資金,控盤以后股價還會繼續下跌。因此有機構買入的股票,并不代表股價會上漲,要根據實際情況來考慮。
很多人就有這個投資上的誤區,認為只有要機構買入某只股票,那么該股票未來股價有上漲的空間,但實際上往往相反,機構買入某只股票后,股價會一路下跌。
對于經常分析股市的人都知道一種現象,當連續出現機構吃貨時,經常會導致股票價格下跌,那么接下來我們看一下機構吃貨為什么能夠引起股價大跌吧。
機構吃貨就是買入,是股票市場交易中的用詞。“機構吃貨、機構吐貨”的概念:機構吃貨-----立即買入成交單大于50萬股或100萬元或和流通盤的比值大于0.1%。機構吐貨-----立即賣出成交單大于50萬股或 00萬元或和流通盤的比值大于0.1%。當連續出現“機構吃貨”、且吃貨量較大時,說明主力資金買入比較踴躍,往往盤中拉升行情的開始;當連續出現“機構吐貨”連續出現時,說明主力資金做空比較強,有可能導致股價下跌。
當然,股價下跌的影響因素也不止一個,有以下幾種:1、 資金離場。
股價的總值是100億,如果再利用100億買進該股票,股價能漲多少呢?不禁要問,這100億在同一價位能完全買進嗎?回答是完全不可能的!物以稀為貴,股價只有越買超高。但是,買進股票的這100億在高位獲利賣出后(資金離場)稍有風吹草動,股價也應聲下跌了。
2、 自由買賣。
如果股價的漲與跌是由市場買與賣(不是刻意操控),當賣方力量大于買方的力量時,股價就會跌。

3、 莊家操控。
有些股票為什么特別活躍與異動?原因之一是該股有莊家,由于活躍容易惹人注目,從而引起激發賣出與買進的欲望,達到在高位完全賣出的目的,賣出后又利用少量的籌碼,拼命地慣壓,摧動股災的浪潮。
4、 企業挖肉補瘡。
企業虧損、資金短缺,上市公司常常賣出部分股票。俗語說:“買入容易,賣出難,”“降低價格連續賣出。”通常是大投資的一貫做法,企業與大莊家這一舉動,會導致市場的連鎖反應,市場有時也會出現恐慌性的拋售。
5、 大盤的示范效應。
如果確認了大盤的頂部,這一訊號的出現,不論是逆勢上漲或順勢慣壓,莊家的想法只是“跑”,聰明的投資者也做出迅速的反應,堅決離場,因為頂部的確立,往往有漫長的過程才能確立另一個行程,且跌幅之大難以想象。
來源:北財網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