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稀釋怎樣計算
A股東稀釋后股權=【A股東原股權比例*注冊資本+A股東本次注資(若沒有,則為零)】/新的注冊資本
當公司具有復雜的股權結構,即除了普通股和不可轉換的優先股以外,還有可轉換優先股、可轉換債券和認股權證的時候,由于可轉換債券持有者可以通過轉換使自己成為普通股股東。
認股權證持有者可以按預定的價格購買普通股,其行為的選擇有可能造成公司普通股增加,使得每股收益變小。
通常稱這種情況為股權稀釋,即由于普通股股份的增加,使得每股收益有所減少的現象稱為股權的稀釋。
由于我國目前絕大多數上市公司屬于簡單股權結構,中國證監會目前還未對復雜結構下的每股收益的具體計算方法做出規定,原則上規定發行普通股以外的其他種類股票的公司應該按照國際慣例計算該行指標,并說明計算方法和參考依據。
擴展資料:
股權稀釋類型:
1、短期股權稀釋
所謂股權短期稀釋,是指單位股利的暫時性下降。
當企業購并溢價小于或等于企業購并協同效應時,雖然從理論上或長期來說,是不會導致股權稀釋的。
但短期單位股利攤薄依然不可避免。
這是因為,企業購并協同效應的實現主要取決于目標企業潛在價值的挖掘,而挖掘目標企業潛在價值,則不僅需要具備特定條件(資金、技術、高效管理等),而且需要一定的整合時間。
2、長期股權稀釋
所謂長期股權稀釋,是指單位股利的永久性下降。
造成這種股權稀釋的根本原因是購并溢價大于企業購并的協同效應。
在這種情況下,即使購并協同效應完全得以實現,企業購并增值額依然不能彌補購并溢價,從而單位股利攤薄現象無法自動消失。
股票上的稀釋股是怎么回事
稀釋股權就是股東通過吸收其他資金,使自己的控股比例下降的一種做法.這樣可以擴大公司的資金實力。
當上市公司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以融資時,由于轉股選擇權的存在,這些可轉換債券的利率低于正常條件下普通債券的利率,從而降低了上市公司的融資成本,在經營業績和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相對提高了基本每股收益的金額。
因此,考慮可轉換公司債券的影響以計算和列報“稀釋每股收益”,可以提供一個更可比、更有用的財務指標。
凱諾科技于2006年8月發行了4.3億元可轉換公司債券,第一年票面利率僅為1.4%。
該公司2007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為0.223元,其6月末的股本總額約為2.84億股,尚有1.96億元可轉債未轉股,因此,凱諾科技“稀釋后期末股本”約為3.23億股,稀釋每股收益相應下降到0.196元,可見凱諾轉債的稀釋作用為12.11%。
何為股票的稀釋效應
上市公司的增發新股和送紅股的行為都會造成股票的稀釋。
舉一個例子:
上市公司A在外流通的普通股股數是100股,當前股價為10元/股,現決定增發新股100股。
也就是說,增發后,流通中的股數為200股,而公司市值沒變,還是100股*10元/股=1000元。
增發后,每股價值=1000元/200股=5元,即股價稀釋為5元/股。
通常來說,小股東利益是受到傷害。
可以考慮一些特殊情況,公司股價太高了,普通投資者根本不能進入市場,這時候,通過增發新股使股價下降,可以增加股票的流動性,刺激二級市場的買賣,對投資者來說也未嘗不是好事。
來源:生活資訊網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