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股票大作手利弗莫爾,曾提出“最小阻力”,怎么理解和應用?
利弗莫爾是證券界的傳奇人物,5美元入市到身家過億,從早期的報價帶研讀,到后來成為股票大作手,其操作手法都被奉為經典。在1929年,美股大崩盤時,利弗莫爾做空股票,狂賺1億美元。要知道,當時美國一年稅收才42億美元。
他的一生充滿神秘氣息,歷經坎坷,四次破產,卻又每次都能東山再起,成為華爾街的傳奇人物,在一百多年的股票市場里,利弗莫爾做了近半個世紀,成為三代股神的導師,被《紐約時報》評為“百年美股第一人”。
在利弗莫爾的回憶錄中提到股價運行的“最小阻力”,應該怎么理解和應用呢?
在利弗莫爾的交易系統中,對證券價格的走向并沒有太多主觀的傾向,比如在A股,缺乏有效的做空機制,大家要賺錢只能做多,大家只喜歡漲不喜歡跌,而在利弗莫爾眼里,漲和跌都只是一個運行方向,操盤的依據主要就是看“趨勢”。
那么無論是漲還是跌,需要關注的就是漲和跌的動力,比如說價格在一個區間上下波動,價格到達30元,縮量然后跌到28元,馬上又放量繼續上漲到31元,那么這個趨勢就是向上的,向上運行的“阻力”就很小,應當在站上31元之后繼續買入,從投機的角度來說,買入就是博價格繼續上漲。
我以今年牧原股份的走勢為例說明:
看上圖,牧原股份在1月18號的時候漲停,股價最高32.79元,之后連續六天在這個價格下方小幅震蕩,這時候這里就是阻力,1月29號的時候,牧原股份再次大漲,沖破這一阻力位,這時就應該加碼買入,而大多數人一看漲了,創新高了,就趕緊清倉了,錯過真正的大漲。
反之,如果股價跌到20元,反彈了一下,反彈到22元,結果又繼續到19元,這個時候向下的阻力是很小的,應該堅決止損賣出,也就是繼續做空,因為阻力暫時無法改變趨勢。
再以另一個例子來說明,這次以東方園林為例:
上圖是東方園林的日K線圖,在2018年3月和4月,分別兩次跌到18元附近,這時候這里成為一個下跌阻力,之后弱勢運行了一段時間,在5月21號的時候放量跌破此價位,這個時候,按照利弗莫爾所說的“最小阻力”,向下的阻力就最小了,股價就會選擇向下,應該止損清倉,而很多股票一看到下跌,就覺得撿了便宜大舉買入,結果后來損失慘重。
通過實際的對比,我們可以發現,很多股民在股票交易中,一般是這樣的:股票漲到30元,只要一回調就買入,結果29元買入以為抄到大底,結果股票繼續跌到27,又繼續跌,這時候明顯就是向下的阻力更小,而自己已經被套。同樣,股票一漲到31就覺得太高了,馬上賣出,其實這個時候向上的阻力很小,股票一般沖破31后繼續一路大漲到35元甚至更多。
因為利弗莫爾是做趨勢交易,可能和絕大多數人想的都是反的,他自己曾說:如果我打算買入一只股票,我會選擇在頂部買入;而賣出一只股票,則選擇在底部賣出,當我把這種做法說出來時,許多交易老手都不信,因為這樣的選擇確實出人意料。
對于這種方法,是否適用于每個人,則另當別論,因為利弗莫爾是世界級的大作手,能夠在股價波動的這個“慣性”獲利,有時慣性很大,有時慣性很小,取決于個人操盤的經驗和判斷能力,如果簡單在A股模仿,也很可能套在頂部。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