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在掃平北方諸雄之后,開始著手向南進兵。由于孫劉聯軍同仇敵愾,周瑜以火攻大破曹軍于長江赤壁,令曹操在有生之年統一全國的夢想破滅。雖然曹操敗走華容道時,關羽刀下留情得以逃回北方,但自此以后很長一段時間內無力南顧,東南方面戰略轉入守勢,而孫劉雙方借此勝役乘勢在荊州發展壯大各自的勢力。
?
荊州,《三國志》說:“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諸葛隆中對也明確說,占據荊州,聯吳抗曹,兵分兩路,進擊中原,一統天下。由此可見,荊州的戰略地位非常重要。當時的荊州主要有七個郡(南陽郡、南郡、江夏郡、長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陽郡),赤壁之戰后,荊州被曹、孫、劉三家瓜分:曹操雖吃了敗仗,但還保有北面的南陽郡;孫權出力最大,但只得到了半個江夏郡和半個南郡;劉備出力最少,但占得最多,即半個江夏郡、半個南郡以及荊州南部四個郡(長沙、零陵、桂陽、武陵)。孫劉結親以后,劉備用半個江夏郡換得孫權手上的半個南郡,“借荊州”由此得來。劉備在有了自己的根據地以后,北抗曹操,東和孫權,并向益州(今四川)積極拓展,三分天下的雛型逐漸出現。
?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劉備與劉璋決裂,并發動戰爭。由于劉備軍隊在進攻雒城時受阻,軍師龐統遇難于落鳳坡,不得已急招駐防荊州的諸葛亮、張飛和趙云率軍入蜀助戰,此時整個荊州防務便落在了關羽一人身上。雖說劉備在得到援軍以后,順利攻取了益州,但面對曹軍進占漢中、虎視益州的威脅,不得不全力北進,與曹軍主力決戰。為了防止東吳背后偷襲,劉備答應在奪得漢中后,歸還荊州以安其心。
?
可是對于那個年代的人來講,土地意味著人口和財富,擁有更多的土地就意味著擁有更多的兵馬糧草,就有更大的可能性去實現一統全國的夢想。因此,劉備雖答應還荊州,但只是權宜之計,即使其擊敗曹操,占領漢中以后,也未向孫權兌現承諾。而孫權見劉備勢大,有意迎娶關羽之女作為兒媳,希望能討得荊州,不曾想反被關羽嘲諷“虎女焉可配犬子乎”,此話徹底激怒了孫權,孫劉聯盟出現了裂隙。
?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關羽眼見其他蜀將在奪益州取漢中的戰役中不斷建功立業,而自己駐守荊州卻毫無建樹,心生焦慮,于是親率荊州主力進攻曹軍占據的樊城和襄陽。由于剛經歷過漢中慘敗,曹軍戰力受損,士氣低落,軍心不穩,面對久經訓練的荊州軍,自然難以抵擋。曹魏大將曹仁戰敗,丟失襄陽,被圍樊城。曹操四處抽調兵力去解襄樊之圍,其中包括于禁所率七軍、徐晃軍團、張遼軍團等相繼趕赴救援。關羽巧妙利用漢水暴漲的時機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中原地區為之震動,百姓遙相呼應關羽北伐,就連曹操也差點打算遷都以躲避關羽的鋒芒。
?
對于關羽來講,旗開得勝士氣大振,軍心鼓舞,正是乘勝進軍、擴大戰果的時候,不過也容易放松警惕心,對待風險往往忽略,尤其是東吳呂蒙裝病,由陸遜代守陸口以后,關羽更是驕傲輕敵,不再防備江東,將荊州大部分兵力調往前線。見此機會,呂蒙派士兵偽裝成客商,騙過荊州守軍,長驅直入,白衣渡江,兵不血刃,奪取了荊州。在失去荊州根基后,又遭曹孫兩家夾擊,關羽只得敗走麥城,最后被俘斬首。
?
不難看出,襄樊之戰,關羽驕傲輕敵、麻痹大意、剛而自矜的性格缺陷是導致戰役失敗的主要原因。首先,眼見其他蜀將建功立業,而關羽自己卻毫無建樹,干坐著焦急,急切就容易輕舉妄動,會增加犯錯的概率,而作為統帥,急切之中做出的決策往往會付出巨大代價——輕則損兵折將,重則丟城失地;其次,對待主動示好的盟友卻狂妄自大,化友為敵,埋下隱患卻不自查,增加了受到攻擊的可能性,風險度上升;最后,北進攻擊樊城,抽調大部分兵力,對于虎視眈眈且盟約出現裂隙的東吳卻提防不足,對于鞏固自己后方的意識不強,以至于丟了荊州這個戰略要地。很顯然,關羽襄樊之戰的收益風險比顯著降低。
?
對于蜀國而言,荊州的丟失無異于毀滅性的打擊,由此引發后來的吳蜀夷陵之戰。雖然劉備借著要為關羽報仇之名討伐東吳,但其實還是想要奪回荊州戰略要地,因為在蜀國的治國方略隆中對中指出,以漢中和荊州分別作為前沿的軍事基地,一旦發動戰爭,可以兩地同時進攻。然而,荊州的丟失無異于蜀國戰略計劃的破產,戰略態勢由此變得被動。為了彌補過失而爆發的夷陵之戰更是幾乎將蜀國的精銳部隊打光,劉備可能也感到蜀國統一天下無望,在絕望中病死在白帝城。
?
通過剖析關羽失敗的原因,無疑可以給讀史做期貨的投資者帶來很大啟示:關羽的驕傲輕敵、麻痹大意、剛而自矜成為蜀國由盛轉衰的重要原因,正所謂牽一發而動全身,有時候投資者做交易時,往往在大幅盈利后會變得自我膨脹,容易滋養出驕傲輕敵、麻痹大意、剛而自矜的心態,這種心態會引導投資者走向主觀的自由之路。作為掌控大量資金的投資者(統帥),出現上述心態就容易盲目下單,缺乏通盤考慮的交易計劃,不顧大局,為了局部的利益而貿然出擊,導致高位被套,被迫加倉解救,反而會陷入持續虧損的窘境,令原本的浮盈和入場初衷變成泡影。
?
綜合以上分析,筆者認為,守住本金應作為第一原則,在交易前要構建交易系統,下單時要嚴格執行交易計劃,不要眼饞別人的暴利神話,不要想成為傳奇,踏踏實實根據自己的系統交易,積累自己對交易的認知,積累自己的本金,這才是通往成功的核心奧義。成功源于自律,投資者要切忌:永遠只做自己看得懂的行情,任憑對面千山萬水的好風光,眼里要看到的只能是風景這邊獨好。
來源:818期貨學習網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