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2000本交易書籍,不如精讀一兩本
?
我們說一個交易者,學習技術分析而瀏覽一堆書籍,在外匯、期貨、股票、債市幾個市場從事交易,日夜不停的捕捉24小時上躥下跳的行情容易成功;還是只專攻一兩本技術分析書籍,專注于一個交易市場,專注于一兩個品種的特定行情走勢容易成功?大家看法一定不統一,但是這個問題是有明確答案的,那就是后者。為什么如此,因為人類的智慧、情感、品質,長時期以來是在物質匱乏、貧瘠中發育、發展的,如果物質豐富、充裕了,人就容易迷失自我,智慧、情感也就無從談起了。
?
學習交易也是如此
?
學習要有全局觀,不要糾纏于一點。這種學習的方法、觀點是正確的,但是技術分析博大粗深、汪洋恣肆,各種流派夾雜其間,闡述的又都是一個問題,就是根據以往的走勢我們怎么預測未來的行情。就技術分析的學習而言一點切入可以細心領會、熟練掌握,可以逐步上手做到在交易中少賠、不賠,直至盈利。如果你去全局鋪開就出問題,現代意義的技術分析從本間宗久之濫觴,薪火相傳歷經數百年的發展,方法、流派不勝枚舉,各類著述浩如煙海,僅就闡述K線理論、道氏理論、技術形態、波浪理論、技術指標等應用心得、方法的書籍一個人皓首窮經、終其一生也是讀不完的,甚至你讀書的速度還趕不上新書出版的速率,舊書沒有讀上幾本,吸收消化幾本,新書就排山倒海一般的奔涌而來,盡管是濫竽充數、良莠不齊、少有精品,但你肯定是霧里看花、分辨不清。
?
交易者閱讀十本書,我認為不如反反復復的攻讀一本書;交易者瀏覽了2000本技術分析書籍,我認為不如之潛下心來閱讀10本。交易類書籍雖是汗牛充棟,其實公認的精品也就是數本。
?
另類的一點切入
?
我初識一個交易者,他向我炫耀:這兩年讀了兩千本交易書籍。我漫不經心的問他:“你是做圖書排版校對的,還是自己用剪刀、漿糊攢書?”他一本正經的說我是交易者。我說:“那你一定是最用功,最倒霉,最賠錢的交易者。”他非常驚訝的說:你答對了!我已經賠了800萬了,我都急得想去用洛陽鏟盜墓了,您能告訴我怎么賺回來嗎?
?
我和他講:你想賺回來是遙遙無期的,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不過我可以給你指條明路,并不是到黃泉下面找財路。有些炒股、炒期貨的失敗者都是靠幾把剪刀、一桶漿糊、幾臺電腦攢書,做交易類書籍出版發了大財,先是金融暢銷書作者,然后是財經節目的金融導師,進而搖身一變是財經學院的特聘教授。他聽后恍然大悟說這容易,我是學計算機編程的,攢書絕不比編程難。來年我在北京的書市上看到一個熟悉的面孔在簽字售書,果然是他,攤位橫幅上紅底黃自醒目的寫著“金融游俠——馳騁交易市場30年,從8萬元到800萬”。后來聽說首戰失利,他賣了有10噸積壓舊書,自己的作品都化作紙漿了,第二年他卷土重來,書名改為《金融怪俠——馳騁市場10年,從800元到10個億》,歷經數次再版均告售罄,終于大獲全勝,賺得盆滿缽滿。他這就是典型的一點切入。
?
交易學習無不是如此
?
就交易的市場、品種、行情更是如此,要一點切入,切莫全局鋪開。
?
比如道氏理論,如果弄通、弄懂、精讀了道氏理論,在金融市場,生存是不成問題的,比如道氏理論談及的趨勢,還有壓力與支撐,這些就仿佛你在滴雨的屋檐下戴著的草帽,雨水這么大的風險,草帽是足以抵御了。如果你說“我不,我要成為一個在刀光劍影行情中沖鋒陷陣的全能鋼鐵戰士。”你攻讀了其他再多的高深理論、分析方法、技術指標,你也許認為可以縱橫于所有交易行情了,自己是一個鋼鐵戰士所向無敵了,你在行情的槍林彈雨中沖將出去,然后就倒在了血泊里。
?
許多人囫圇吞棗學習了雜七雜八大量的技術分析方法,自視為高手來做交易,自己感覺像是做皇帝一樣,天真的認為這行情的三宮六院七十二妃都屬于是自己的。自命不凡的認為能把握住所有市場的行情,其實做交易,你能把握住一兩個品種的一兩個合約;能夠把握住它們的一段行情走勢,就足以了。不要幻想著自己是皇上,要享用行情的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其實你能夠和一個鄉野的村婦,溫存一下都很難,因為你很快會虧得稀里嘩啦的慘不忍睹。
?
為什么交易者賠錢的很多,應該說都是自不量力。就期貨而言,你能夠做一兩個品種的主力合約,在一年中一兩次有確定性的走勢中賺錢就已經是高手了。股票也是如此,在現在的行情能夠在一年中專注一只股票去賺個30%已經非常成功了。
來源:818期貨學習網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