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合理分配、選擇大于努力、善于利用復利、不斷學習
?
投資的基本目標是賺錢,最終目標是實現財務自由,沒有幾個人是為了情懷而投資的。無論什么原因進入金融市場,最終都是為了有一個美好的結果,而有一些投資者在經歷失敗后,沒能堅持自己的夢想而離開,此后再也不敢踏入市場。事實上,那些敢于冒險、犯錯后不斷總結反思而后果斷改正錯誤的人會比那些害怕冒險而不敢去做的人走得更遠。
?
其實,世界上95%的人智商都差不多。那么為什么有的人能在金融市場上賺錢,有的人卻不能呢?實際上,真正拉開人與人之間距離的不是運氣,也不是學歷,而是缺乏資產合理分配、選擇大于努力、善于利用復利以及不斷學習的四大原則。
?
資產合理分配
?
最近A股放量上漲,朋友圈的各種段子手又出來蹦跶了,“投資千萬條,開戶第一條,現在不開戶,牛市淚兩行”等段子被刷屏。相信經歷過2008年和2015年曲折離奇股市的投資者看到都會一笑而過,因為這個市場已經教會了我們太多。
?
既想要資產保值,又想要資產增值,這是很多人投資的初衷。我們把目光投向整個財富管理領域,做一個簡單的財務規劃,就會發現金融投資只是財富管理的一部分,風險管理(保險)、日常開銷、緊急備用金、固定收益等構成了整個家庭的財富管理。
?
如果把這些錢一把投進了股票、期貨等高風險市場,那么我們在風險管理象限以及其他象限就會捉襟見肘,而標準普爾家庭資產的四個象限就像桌子的四條腿,一個都不能少。每當熊市來臨的時候,市場上不乏各種心酸的報道,如果早早做好資產合理配置,把風險控制在一定范圍內,是不是就不會有這么多心酸?
?
選擇大于努力
?
隨著年齡的增長,越發現選擇大于努力,職業是,人生是,投資也是。選擇大于努力就是告訴我們在關鍵的時候一定要做好選擇,當你的選擇明確之后,你才能發揮百分之二百的努力,因為你不會迷茫了,知道自己要為什么而努力,所以做好自己的選擇很重要。
?
舉個簡單的例子,2月25日滬深兩市成交額突破1萬億元,創逾3年來新高。如果投資者當天看到機會,入場買進股票,之后卻不能平倉,第二天又面臨太多的不確定性,那么買入股指會怎樣?我們來看一下,同樣的20萬元投資于不同的市場會有怎樣的結果。
?
?
當然,這里必須要給出一些說明:第一,基本很少有投資者能做到最低點買入、最高點賣出,所以理論上來說這個收益確實沒錯,但實際上能成功操作整個波段的投資者很少;第二,假設一個短線高手看到機會,不計手續費,來回多次操作,或者切換不同的股指品種,那么實際收益率可能遠遠大于測算出來的收益率。不過,前提是跟著趨勢做對單,不要反著方向亂來。
?
有人已經開始反對了,如果股市下跌怎么辦?大家不要忘記我們還有股指期貨這個可多可空、雙向靈活、T+0隨心交易的品種。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股指期貨的靈活性和可操作性勝過股票,而且是股票完美的靈魂伴侶,可以良好地規避股市下跌風險。
?
善于利用復利
?
提到復利,相信許多人都不會陌生,它曾被愛因斯坦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而眾多的投資理財書籍和專家也一直將復利奉為投資成功的不二法門。事實上,幾乎每一個投資者在初次見證了復利的巨大威力之后,都會驚喜不已,都會相信依靠“復利致富”就是最佳的生財之道。然而,在金融市場,我們不要追求暴利,只需追求穩定的復利。
?
復利并不是一個簡單的概念,對于復利的概念,許多人只是片面地理解為“利滾利”,因為從概念的角度來看,投資者必須把所獲取的利潤全部加入本金以繼續賺取收益,才能在投資上獲得驚人的復利回報。不過,根據復利的計算公式總資產=本金×(1+收益率)^期數,可以看出復利成功的三大要素是本金的多少、收益率的高低、期數(時間)的長短。
?
舉個例子,小王22歲開始每個月存1000元用于養老,而小肖年輕的時候是個月光族,到了32歲才想起存在養老壓力,慌慌忙忙的他開始給自己一個月存2000元的養老金,當兩個人都到了48歲的時候,哪個人的錢多?
?
按照4%的投資收益復利計算,答案是每個月存1000元的小王到48歲時已經有了54.72萬元,每個月存2000元的小肖48歲時才只有53.66萬元。由此可見,如果時間夠長,收益穩定,復利的威力是不可想象的。
?
當然,復利有一個前提是需要保持收益率穩定。那么如何才能保持穩定且持續的復利收益水平呢?這可能要借助不同的收益組合來進行平滑了。
?
成功的奧秘在于不斷學習
?
那些在金融市場上有所成就的人,成功的原因各不相同,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質——學習能力超強。成功的奧秘在于學習,在金融市場上,需要學習和領悟的東西太多,選擇不斷學習和奮斗,你會成為一種人;選擇受傷退出,你也會成為一種人,但絕對不是同一種人。
?
還記得我們進行投資的初衷嗎?永遠對自己抱有希望,不要失去想飛的心。
來源:818期貨學習網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