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交易思維?》-----財務自由來自改變交易思維 連載
?
期貨交易思維介紹寫一本書,從什么角度寫適合那些類型讀者,以什么形式寫如何把專業枯燥難理解的詞匯通俗易懂的語言讓更多讀者輕松讀完。金融投資交易涵蓋氛圍太廣,政治 經濟 金融 文化 軍事 產業等,全部展開能編出字典那么厚的本子,我不喜歡讀大多數讀者也不喜歡。所以期貨交易思維這本書是從思維這個角度進行闡述。不是一本基礎類書籍,如果您沒有金融投資方面的基礎知識和經驗在書店都能找到基礎書籍,這本書適合有一定股票期貨或大宗商品現貨交易經歷,交易基礎的投資者。如果您對棋類,博弈類,博彩業有興趣也不訪讀本書,讓邊閱讀邊思考的力量給您帶來一段思想愉悅旅程。
現貨是一手錢一手貨,貨錢兩清當面買賣叫現貨交易,期貨是以合同形式,買賣雙方共同簽訂的遠期買賣商品協議,為了買賣方便期貨交易所制定了標準買賣合同叫合約。通常期貨交易就是買賣遠期商品合約。交易就是買賣的代名詞。
交易角度看期貨市場本質,搞清楚市場本質就如同黑夜里進原始森林,不是一只手電筒就能完全看清楚市場原貌,憑借一只手電筒幾十年查探加上互聯網無數只手電筒才看清市場大概原貌,盡最大努力接近市場全貌。
第一章:交易角度看期貨市場本質
?
第一節大數定律大多數人注定跳不出如來佛手掌心
?
成敗取決于對規則執行是否徹底------劉澤邦。
?
大數定律概率論中討論隨機變量序列的算術平均值向隨機變量各數學期望的算術平均值收斂的定律。在隨機事件的大量重復出現中,往往呈現幾乎必然的規律,這個規律就是大數定律。
期貨是交易合約就是一份標準買賣合同,甲乙雙方共同簽訂的合同,期貨市場的價值發現與資產配置規避風險等功能,都是通過交易實現的。從市場角度看期貨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積極職能,我們是從交易思維(如何買賣)這個視角來看待市場交易,通俗的說就是用何種買賣思維持續在市場上盈利。交易思維就是買賣思維。
開倉交易的每一單都是由甲乙兩方共同完成的,您買的都是別人賣的,您賣的都是別人買去了。 一份合約買賣過程就是一次完整交易,甲方賺的就是乙方虧的,乙方虧的就是甲方賺的。(這里不包含具有資質企業交割提取現貨,或企業生產流通產生利潤)。 甲乙雙方不可能出現都賺情況,市場開盤交易每分每秒都有一半人是虧損狀態,交易過程中每單都有手續費產生損耗,交易越頻繁時間越長手續費積累越多,手續費成為交易成本的一部分。算上手續費從市場整體看每分每秒虧損人數超過總人數50%。隨著交易時間拉長,從一月一年或兩年更長的視角看,市場虧損人數遠遠大于50%,這就構成了一個負和市場。
市場總盈利與總虧損持平,我們稱為零和市場。 市場總虧損大于總盈利,我們稱之為負和市場。在沒有手續費的情況下市場總盈利與市場總虧損是持平的。 新人對收手續費不是很在意的,當時間長了發現手續費積累成龐大數字吞食大部分利潤或全部利潤時才恍然大悟。
從市場長期角度看,大數定律決定了大多數人在負和市場注定虧損,跳不出如來佛手掌心。
交易員要想最終盈利必須,必須時刻對抗虧損和手續費,減去兩項只有多出的利潤才是盈利。虧損單是必然會有的,無法回避,徹底回避了虧損也就徹底回避了盈利,在一個不確定的概率市場,虧損單是天然存在的,是交易一部分。
從人性角度講沒人天生喜歡虧損,虧損本能會死扛,能賴一會兒就賴一會兒,天性喜歡占便宜拿好處,贏利單本能快速兌現利潤。客觀上造成盈虧不對等,虧損單是市場客觀存在的,快速兌現利潤是人性本能客觀存在的,要想盈利這兩道屏障都要跨越。兩個客觀理解起來并不難,沒有正確思路和刻意訓練,跨越過去基本不可能。
從技能訓練角度講,入場新人沒有實盤訓練是很不夠的,就算是工廠最簡單流水線上工作也要崗前培訓,合格后方能上崗。而期貨交易這個資金時刻面臨著生死存亡戰場,缺乏最基本的訓練就空手上陣,在實戰中學習實戰,代價是非常昂貴的,甚至貴的難以承受。新手入場前做好各方面充分準備,理論,技術分析,策略,資金管理,在有人指導情況下刻意訓練,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期貨市場交易跟別的比賽類不一樣,其它類比賽分種類,年齡段,比賽難度各不想同,參與者只用根據自己能力選擇相應科目比賽就可以了。期貨市場卻不同,不分男女老幼學歷高低,新手還是老手,無論什么背景只要來到市場交易就是同一個規則同一個夢想,在共同規則下博弈,能生存下來就是強者,自然優勝劣汰。這就決定了很多新手難以存活三個月,熬過六個月更是少數。
每單買賣交易所都要提取手續費這就決定了期貨市場是一個負和市場,新手與市場老手在同一個規則下博弈必然處于劣勢,個人投資者與機構投資者從綜合博弈實力來講也處于劣勢,長期看注定大多數人難以逃脫虧損命運。
本節總結:
?
?1.人性不愿止損,很快兌現利潤,造成盈虧不對等。
2.因為收手續費市場變成為一個負和市場3.參與者交易能力,調動資源能力差別巨大。
以上幾點原因長期看只有少數人能長期盈利,大多數人跳不出如來佛手掌心。
來源:818期貨學習網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