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和股票等投資市場上流傳下來了許多經典的名句。
比如,截斷虧損,讓利潤奔跑。別人貪婪時我恐懼,別人恐懼時我貪婪等等。
但有兩句話,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這兩句話是:寧可錯過,也不做錯和寧可做錯,也不錯過。
思考一下,你覺得這兩句話是什么意思,哪句正確?
有人說,這兩句話是對立的,只能擇其一。還有人說,這兩句話適用于不同的方法。
但實際上,它倆不但不對立,說的還是同一件事情。
①?寧可錯過,也不做錯。
很多期貨股票投資人非常喜歡這句話,每一次讀完,心里都浮現出一些相應的意境,比如,冷靜,精準,一擊必中,例無虛發,不出手則以,一出生驚天動地等。然后審視內心,鼓勵自己要堅持學習,努力提高分析研發能力,早日登峰造極,成為一代宗師。
中國文字博大精深,很多人誤解了這句話。
寧可錯過,也不做錯中的錯過,指的是錯過行情,錯過盈利機,這基本毫無疑義。
但是做錯呢?
很多人理解做錯是指單子做錯方向了。如果是這樣,那么這句話的意思變成了寧愿錯過行情,也不要把單子做錯。
這樣理解就掉入了天坑。
因為任何人都無法精準的預測行情。想要把握住趨勢,靠的也不是精準的判斷,完美的預測。靠的就是承擔風險,去嘗試獲取收益。也就是說,任何一筆交易都有風險,單子不可能不錯。
如果這樣理解,基本上就會一直迷失在追求完美交易的幻境里。
實際上,寧可錯過,也不做錯中的做錯,指的是交易者沒有按照自己的交易邏輯進行交易。也就是說,交易者被貪婪恐懼所擊敗導致的失控交易。
比如,某人的交易規則是虧損1%的資金就停止交易,但是某一次,他虧損超過10%依然在紅著雙眼死扛到底。
可能這一次他真的能抗回來,并且實現了盈利,但是,這種盈利會帶來錯誤的反饋。讓他對自己的交易規則產生懷疑,他那1%止損的規則將失去意義。所以說,這種盈利,寧可錯過。
也就是說,這句話的真實意思是,
交易者必須按照自己的交易邏輯一致性來進行交易,不符合交易系統的交易動作不應該出現,即使錯誤的動作最后帶來了收益,那也應該維持交易規則,將其放棄。
規則之外的交易,根本就不應該出現。
②?寧可做錯,也不錯過。
這句話有很多人對其嗤之以鼻。
有人說,只在正確的時候下單,錯過就錯過,機會天天有,既然相信自己的能力,還擔心盈利的早晚嗎?
還有人說,謀定而后動,方能百戰百勝,這句話是賭博。
這樣說的人,他們可能還在第一句的陷阱里,主攻方向是預測的精準,追求絕對的勝率。他們可能不知道,交易的本質是試錯。
這句話理解起來很容易。意思是,我寧愿我的單子錯了,虧損了,我也要做,因為我不想錯過大行情。這是很多系統化交易者的核心思路。
這句話有很多隱藏含義,最重要的一點在于承認自己無法預測行情,承認未來是不確定的。交易的本質是一個試錯的過程,盈利來源靠的就是相應周期內為數不多的大波動大行情。如果因為害怕虧損而不去交易,畏首畏尾,最后導致錯過了那波可以實現巨大盈利的行情,那盈利預期將大幅度降低。相反,我們不停的試錯,控制每一次試錯的成本,將其控制在風控范圍之內,直到我們所等待的大行情出現即可。
也就是說,這句話的核心點在于,承認決定最終盈虧結果的不是勝率,而是勝率*盈虧比。認可這句話的人,基本上放棄了盲目的提高勝率,專注于獲取穩定的勝率*盈虧比,這才是持續穩定盈利的關鍵。
說到這里,我們會發現,寧可錯過,也不做錯和寧可做錯,也不錯這兩句表面看起來截然相反的兩句話,其實毫不沖突,它們說的其實是一套交易規則的兩個方面:
第一句說的是脫離規則之外的交易,對了也是錯的。第二句說的是任何一筆規則之內的交易,錯了也是對的,因為交易的本質就是有邏輯的試錯。
我很喜歡這兩句話。
喜歡寧可錯過也不做錯中的耐心,對規則之外未知的敬畏,承擔自己無法掌控未來的豁達。也喜歡寧可做錯也不錯過中的果決,在規則內無所畏懼,擁有敢于面對一切挫折與苦難的決心,面臨千難萬阻勇往無前的霸氣。
這都是一個合格交易員應有的品種和精神。
兩句簡單的話語,隱藏著無盡的深意,交易的世界里,認知就是絕對的差距。
來源:818期貨學習網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