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網絡視頻上,看了電影《三摩地》,一開始感覺很難懂,因為全是英文翻譯的,到后來明白了大概就是一種心智層次的一種難以言表的東西。電影中講的自我結構,也就是我說的看問題的一種角度和模式。電影基本上是在闡述一種靈性的存在,通過這種靈性看清楚自己,看清楚我們的自我結構,包括我們的肉體,我們周圍所存在的環境,它們都是一個虛幻的存在,而我們絕對不是我們那團肉身,而是一個個獨立的靈魂。是啊,當我們,放棄所有的思考,包括從一個主觀的角度,也就是佛家講的我執,也放棄了經驗主義和教條主義,也就是我們講的法執。從而全息角度的去看問題,或者無角度的去看問題,就從有相的世界到無相的事情,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時候我們就找到了覺悟的道路,而修行才剛剛開始。
?
我們有很多自我結構和認知,比如大多數人信仰科學,這是 這幾代人的一個典型特征,其實科學只是我們探知這個無常世界的一種工具和方法而已,科學的本質是懷疑精神和概率,然而我們卻把科學作為崇拜,忘記了懷疑精神。僅僅用思考和實驗,我們的自我結構越來越固化,從與野獸戰斗,到槍炮的出現,為了 繁衍自我殘殺,到人工人工智能,忘記或者完全不知道自己是誰,從哪里來,要走向何方。
?
科學和科技并不完全相同,科學也絕對不能當作一種信仰,科技的則更是人類欲望的 產物,比如貪婪,偷懶,自大或者恐懼。在投資中用的所謂圖標技術分析法和財務數據分析法,都是科技和邏輯,本質上都是以過往的數據來求概率,這是一種很愚蠢的做法,迄今為止,包括在雪球仍然是最普遍的 一種現象,所以在市場困難的時候,大面積的虧損就不可避免。
?
投資最重要的問題是什么,是我們對投資的感悟和信仰,記住是感悟而不是概率和是思考,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感悟投資就是在無常的經濟現象中去感悟緣去緣散,因緣際會。所以人類的精神層次分為智商,情商,和靈商,情商是 一種社會公共關系調和的能力,智商是在自然和社會活動中的一種應急反應,而靈商是 一種洞察力,智商是從一種模式看問題的深度,情商是多角度去看待我們的有情世界,而靈商是全息無死角模糊把握無常世界緣起緣滅的一種能力。因為世界是全息無常變化的,經濟世界也是如此,因此投資用科技的方法,包括數據,概率,邏輯,是一種著相,是 一種帶有自我結構或者有色眼鏡去看待投資現象,看到的是自我結構帶來的假象。
?
投資和其他覺悟的本質一樣,是在尋找真相,這個真相就是世界混沌無常,任何脫離條件的觀點都是偏見,特別是拿放大鏡去尋找混沌的經濟現象。所以巴菲特早就告訴我們了,不要試圖去把握精確,那是錯誤和愚蠢的,投資不是拿放大鏡看問題,而是承認自己的渺小,后退幾步,拿心靈的望遠鏡去把握模糊的準確。《三摩地》不是告訴你什么是三摩地,也不要認為自己已經找到了三摩地,電影的重點是啟示我們去不斷揭示心靈的內在力量,生活如此,投資如此。
來源:818期貨學習網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