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知、踐行與知行合一
?
真知,行不難
?
近期,市場風云變幻,看似波濤洶涌,危機四伏。也許,換個角度去看,此時此刻,正是檢驗投資人思想與體系是否成熟穩定的良機。
?
我們應該堅信,中華民族是壓不垮打不敗的民族,面對困難只會愈挫愈勇。三五年后再回頭看看,當前的波折也許只是偉大進程的一朵浪花。
?
與其將時光花費在自身毫無影響力的事件之中,不如整理思緒認真展開學習努力提高自身投資能力。
?
市場中流傳著一句話:“投資之術可學,投資之道靠悟”。以前不能準確理解其意,近日,緣于楊天南老師一段話,勤思漸悟之下,心中所獲良多。
?
天南語:“求知,是升維;踐行,是降維;知行合一,是升降融為一體。見招拆招,隨機行事,如水銀泄地,隨形而化。所謂無招勝有招,無形勝有形”。
?
求知,是升維
?
如果不學習,投資人永遠都處于迷宮的混沌之中,難逃人云亦云的命運。
?
通過不斷學習,可以借別人的經歷或成熟體系拓展自己的視野,通過別人的成功、失敗吸取經驗或教訓,能夠得到快速成長;其實質是一種自我認知維度的提升。
?
初級階段,學者一張白紙,學習進步很快,空間也大。但隨著學習內容增多,持續時間越長,純粹靠自身的提升就會遇到瓶頸。
?
這時候,需要一個更高維度的“導師”來指引,越過自身認知的天花板,其實質是打開了新一層進階的空間,原有的天花板也就成為新空間堅實的地板。
?
導師自身維度的高低決定了學習者,新的成長空間大小。所謂名師出高徒就是這個意思:有名師指點,只要自身足夠勤奮,不一定能達到名師的高度,但下限也能遠超一般人的上限。
?
踐行,是降維
?
從知到行,看似一步之間,實則相差十萬八千里。不然歷史上就不會有趙括“紙上談兵”的千古笑談。
?
紙上得來終覺淺,須知此事必躬行。投資之事尤其如此。
?
即使認知上有了進步,但實踐中還是難免會走很多彎路和錯路。這是一個必然的過程,因為在實踐中,不會像學習一樣純粹而簡單。
?
首先,要邁過時間的考驗。對所學所知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如一日地長期堅持。
?
其次,要經受市場的洗禮。壓力之下不變心,壓力之下不變形是一個檢測的最好標尺。
?
此外,投資人所學還要與個人性格習慣相匹配。有些人,對價值投資理念幾分鐘就能夠接受,而后能立即去學以致用。有些人,是真的認為價值投資好,也非常想學,但就是學不好,守不住,除了認知的程度外,與個人性格和習慣是有一定關系的。
?
投資人取得真知,經歷市場周期考驗后,當再次牛熊輪回時,就能俯瞰市場,從容以對,其實質已經是一種降維打擊,風輕云淡中穩穩獲勝是大概率的事情。
?
知行合一,是升降融為一體。見招拆招,隨機行事,如水銀泄地,隨形而化。所謂無招勝有招,無形勝有形。
?
翻看投資歷史,我們可以直觀地看到,極好的投資機會都是在極差的行情時產生。這就是巴菲特提出的“在別人恐懼的時候貪婪,在別人貪婪的時候恐懼”。
?
很多人都認為這樣做是反人性的,極難做到。確實,純粹憑感性或所謂的理性去試圖克服人性,戰勝人性太難了。
?
其實,世人看似很反人性的操作,于巴菲特、楊天南、段永平、唐朝這些成功的投資家、投資人而言,其實只是真知后,順應自己的人性做出當下的選擇。
?
真知后因為懂得了價值,價值相同,價格越低自然敢買更多,價格越高理當落袋為安。
?
當投資人知與行都達到較高水平,這時候才有可能將升降融為一體,投資成功實質上是一個人認知的變現。
?
投資人做到了真行合一,就高枕無憂了嗎?其實不然。
?
投資中最確定的事情就是“不確定”。個人乃至機構的研究分析能力終究是有限的,所以為了長久的存在,每次投資都要留出足夠的安全邊際作為緩沖。同時,為了避免黑天鵝事件,最好是用穩健的組合進行對沖。
?
此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前提:固守“能力圈”。
?
生活中,人們的欺騙并不一定會受到公正及時地處理,但股票市場肯定難逃市場的懲罰。投資是最應該誠實的地方,一定要做到知之為知之,不知即不知。絕對不能不懂裝懂。
?
然而事實上,投資中自己最好騙,可能為了虛榮、面子,或者純粹是不知為知,很容易就以為自己懂了,也許事后看一目了然的錯誤,但一定是栽了跟頭才會真正醒悟。
?
真正的能力圈不僅是集中精力做好自己擅長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要能夠清晰地分辯能力圈的邊界,寧愿放棄極具誘惑的機會,也要堅持不進入沒有把握或沒有辦法確定的能力外圈。
?
投資者其實可以將市場中的企業分為兩類:一種是自己能弄懂的好企業,這是值得花時間深入研究和持有的;另一種是自己弄不懂的企業。
?
投資相對其它行業有一個最大的好處:不懂的、不會的,可以不必費時間去學,直接否定就好。
?
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一尺欄”高的好企業就好。這就是固守能力圈。
?
能夠選擇好行業中的好企業,這是認知能力的一種體現。具備了這個基礎,算是邁進了成功投資的大門。
?
投資的下一階段,投資水平的高低最終將體現在對企業價值的準確估算程度。
?
因為有了精準估值的這桿稱,那些對企業估值比較精準的投資人,才可以充分利用“市場先生”的吝嗇良機或接受它慷慨的饋贈。在好企業之間根據當時的估值進行自如地切換,從而長期穩定地取得優異成果。
?
這時才算真正做到:見招拆招,隨機行事,如水銀泄地,隨形而化。
?
這才是:無招勝有招,無形勝有形吧!
來源:818期貨學習網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