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做過三年期貨交易員。第二年的時候給公司賺了大概七十萬人民幣,自己領二十萬多一點。第三年準備轉行就沒再努力。見過幾個好的交易員,結合自己經驗和看到的,總結下:
?
1. 全職做半年,有賺錢能力的,就開始賺錢了。超過一年還不賺錢的,基本就說明不適合干這個,可以轉行了。賺不到錢不能證明這個人能力不行,如果簡單的把思維能力分成 " 謀 " 和 " 斷 " 的話,交易員更需要的是 " 斷 " 的能力;相反,行研和基金經理更需要的是 " 謀 " 的能力。做不了交易員的人,也可以很聰明,也可以在其它領域做的很好。
?
2. 挺過第一年,全職做到兩三年,你就會心里有數,自己干這行,能不能十年之內退休。可以的話,就繼續干;不可以的話,早轉早超生。這行好處就是真刀真槍,真金白銀,一切以盈虧說話,不用搞關系,不用裝孫子,不用出幺蛾子。壞處是基本與世隔絕,而且交易經驗基本無法移植到其它行業,所以不能早退休的話,就趕緊轉。如果收入只是其它工種的兩三倍,其實不值得遭的那份罪。
?
3. 談到遭罪,一部分是作息,指的是海外市場,要么早起,要么晚睡;更多的說的就是心理。快樂永遠只有一剎那,只要你還是一個交易員,你就會一直處在焦慮的狀態,即使一直賺錢。賺錢時候,你會想出早了,少賺了;虧錢就不用說了,通常是賺錢一點一點賺,一個不小心,一次虧了幾個月賺的很正常。本人曾經一個早上,市場出消息暴動,幾秒鐘虧了七千美金,當時一個月也就能掙五千,當時感覺從座位站起來都困難。
?
干這行,你會一直處于焦慮狀態,爽只是一剎那,過了之后,還要繼續戰斗,繼續焦慮。
?
4. 所看到的,決定好交易員的因素,一小部分是算的快和準,這個不難。更重要的是性格。對,沒錯,性格是決定能不能成為好交易員的最重要因素。能不能當機立斷,敢不敢壯士斷腕。賺錢時候能不能忍得住不出,使利潤最大化;虧錢時候,能不能保持冷靜,使虧損最小,同時平復心情,調整狀態,重出江湖。看到的好交易員,交易的時候都非常鎮定,話少,膽大心細,反應快,抗擊打能力強。還有個共性是,玩德州撲克都很厲害。
?
5. 相比學習如何賺錢,更重要的是學習如何虧錢。你沒看錯,學習如何虧錢。建倉是徒弟,出倉是師夫。民間巴菲特一抓一大把,聽起來都神乎其神,什么一夜賺多少多少錢,一年翻幾倍,云云。如果把時間段變長,沒幾個能一直存活下來。
?
如何控制風險?
?
時刻計算你的盈虧概率是最重要的,請注意,是 " 時刻計算 "。這聽起來,真的好像德州撲克,需要估計和比較你贏的概率和你的潛在收益率。所謂潛在收益率就是(池子的錢 - 你投的錢)/ 你投的錢。只有在潛在收益率大于贏的概率的時候,才出手。當然,這個有時沒法精確計算,只能大概估算,也許這一丁點感覺就是所謂的天賦,所謂的頂級交易員和普通交易員的區別。
?
6. 從小頭寸開始練習,試錯,不斷調整自己的交易系統,不斷加頭寸,直到加到了你的極限或者那個市場的極限。這條實際是兩點,一是先用小頭寸試,這樣你的成本小,可以不斷調整和練習(紙面交易不行,玩錢和不玩錢的感覺完全不一樣)。
?
第二點是建立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這點太重要了,基本和心態性格一樣重要。你是適合抄底抄頂,還是適合跟趨勢;你是喜歡裸買裸賣,只做一邊,還是喜歡做價差;喜歡做價差,是喜歡跨期還是跨市場;你是喜歡在平靜的市場交易,還是喜歡市場暴動時候七進七出;你是喜歡只做日內,還是喜歡隔夜,還是喜歡拿的時間更長;你是喜歡賭消息,還是喜歡按部就班;你是喜歡做股票,還是期貨,具體哪種股票,美股?港股?A 股?哪個行業的股票,金融,石油,還是科技?哪種期貨,金屬,農產品,還是利率?
?
而且,市場永遠在變。沒有最好的交易系統,只有最適合你的性格和市場的交易系統。
?
7. 關于基本面。稍微知道下就行,知道每個月哪天出大消息就行,目的是控制風險。作為一個自營交易員,你幾乎完全不需要知道基本面。基本面這個東西,十個人有九個是馬后炮,市場動了之后,你總能找到個基本面消息來支撐和解釋這次市場變動。但實際到底是不是這個消息引起的,誰知道?這是金融,不是自然科學,哪有那么多因果關系。
?
長期來看,市場走勢是基本面決定的,短期來看,基本沒啥關系,或者說,沒法靠這個持續賺錢。出消息,或者開盤之后,市場會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兒響叮當之勢,走到它大概該有的位置,等你跟進去了,說不定就撞墻接盤了。如果數據比預期好,市場暴漲,可能賣空反而能賺錢,因為漲的時候太快,你基本買不到,而且市場容易反應過度,或者有人平頭寸,漲過了,學名叫 "short squeeze",這時候你就能抄頂了。
?
作為一個單獨戰斗的交易員,你基本沒有精力也沒有必要去研究基本面,知道大概的基本面趨勢就行了。美國的共同基金,每個基金都養著幾個到幾十個名校畢業,頭頂 CFA 的分析員,來分析基本面。這些基金,每年有大概一半是跑不過大盤的。
?
8. 計算機交易,現在不用怕。所謂的高頻交易,基本是把市場上撿錢的機會弄沒了。比如以前,市場不動的時候,你可以兩面擺單,同時成交就賺錢了,這種機會被計算機盯上,基本就沒了,你肯定沒它擺單快。你聽明白了嗎,它費了半天勁,其實一單只賺買單和賣單的價差,通常是一個 tick,它們是靠量取勝。除了這種撿錢機會,市場的其它變動機會多的是。
?
另外一種,傳說中的 algo trading,你再怎么大數據,再怎么神經網絡,背后都是一個人腦。這世界是不會有機械的賺錢方法的。硬件,算法,數據都只是工具,重要的是誰使用,使用的人對市場是如何理解的。并不是每個人都能設計出好算法,或者說,絕大多數人都設計不出來好算法。
?
好多算法背后的邏輯很可笑,你窮舉了成百上千種算法,都用同一組或很多組數據跑了幾遍,選出了一種風險最小,收益最大的,再做點改動,然后你說,這種算法肯定掙錢。可是,這就好像是你用了成百上千種方法選雙色球,這種方法選對了,不證明以后能行。而且,市場永遠都在變。
?
聽現在研究量化的同事說,華爾街出的量化策略,大都是歷史數據跑起來表現非常好,實盤也就那樣吧。
?
君不見,打著量化旗號的美國共同基金,管理費都比行業平均低點。
?
最后,套用曾志偉在無間道里說的一句話,祝各位新老交易員,在交易界一帆風順。
來源:818期貨學習網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