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心魔
?
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那么必將被情緒(心魔)所控制。
?
夫心魔者,五色恍惚無有常形,目視非色,內觀其心,心無其心,物無其物,形無其形;心生左道,妄起貪嗔,清靜不足,觸念不滅,意隨心牽;無知無覺,如遇有大力邪鬼糾纏,其后必然敗道。公眾號,將我置身于荒蕪,感謝你來關注
?
記得悟空頭上的緊箍咒是什么時候消失的嗎?是他成佛之時。期貨交易實質上就是一場修行之旅,最后只有零星幾人能走出心魔而修得大成。也就是說,我們絕大多數交易者都沉寂在這種俗緣無斷、法煉不專的痛苦折磨中。夢是如此的美妙美幻,但現實就像詩和遠方,可望而不可及,這應該是絕大多數期貨人的真實寫照吧。
?
一名優秀的交易員需要擁有多種素質,但其中最不可忽視的一點應該是穩定的情緒管理能力。因為穩定的情緒如同涓涓細流,滋養身心,不穩定的情緒則如同咆哮波濤,只會摧毀一切。有人曾說:“一個失落的靈魂能很快殺死你,遠比細菌快得多。”因此,交易路上,我們遇到的最大敵人不是市場、不是主力,也不是條件,而是情緒。
?
有一句話說得好:“如果連自己的情緒都控制不了,即便給你整個世界,也早晚毀掉一切。”然而,大多數人對自己的情緒問題并不自知,比如,明知道頻繁或重倉交易不好,卻管不住自己的手,經常滿倉追漲殺跌;明知道開倉必須設置停損,卻心存僥幸,為攤低成本不斷加碼,直至深套或穿倉;市場明明沒有交易機會,但因無聊或急于翻本,而主觀地去創造交易機會;喜歡聽從小道消息,或主觀意識太強,以至于經常做出錯誤的判斷;明明看到趨勢延續的動能減弱,卻因貪婪錯失了最佳出場時機;明明看到信號出現,卻因恐懼而猶豫不決,遲遲不敢果斷進場;不斷地在趨勢行情中做短,而卻在振蕩行情中持長;假突破時錯入了場,等到真突破時又畏懼了;想想有多少次買在誘多的高位,又有多少次賣在誘空的低位,左右挨巴掌。
?
以上這些問題,都是隱藏于我們內心的心魔在從中作梗,即所有不屬于自己熟悉信號的操作都是受到“情緒陷阱”的結果。情緒雖然不是我們交易的全部,但卻能左右全部交易。因此,如果我們不能成為情緒的主人,那么必然會淪為情緒的奴隸。
?
面我們來看一個網友分享的資金曲線圖:
?
?
從圖中可以看出,該賬戶從2017年10月開始交易,一直到今年4月前均保持巨額盈利,可后來3天內一切歸零。在對該交易者惋惜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思考一下背后的原因:過度自信,看著虧損放任自流,顯然一切交易原則被統統拋到了大西洋。規則是1,如果沒有這個1,后面的零再多,永遠都只是零。魔之鬼也,取氣不存。幾番空忙,終夢幻。因此,意識形態不夯實,無論過去還是現在多么輝煌,天堂與地獄就在一念之間。
?
無獨有偶,大作手利弗莫爾給后人的啟迪難道還不夠深刻嗎?面對諸多悲劇的發生我們要痛定思痛,拋棄情緒,謹記規則。因為多空雙方是矛盾的對壘,每位個體投資者只能站在矛盾的順應面推波助瀾,除非你有造市的足夠能力,否則一意孤行,離道必亡。
?
當然,交易的壓力無時不在,那到底該怎樣克服和控制這些壞情緒呢?我能想到最佳的答案應該是“淡定”一詞了,實踐證明淡定是解決壞情緒的一味良藥。只要做到淡定,我們就不會輕易采取過激的行為,就能盡量審時度勢,熄滅內心的急躁和不安,看清矛盾的利與弊,從而讓我們做出冷靜的判斷和選擇。也就是,當我們能控制住自己情緒的時候,心才是從容的;當我們能調理好自己的心態時,交易也就逐步好起來了。
?
情緒是心智不夠的產物,這不是知道就能輕易做到的事情,而是需要我們在大量的實踐中反復磨礪才能得到提升和成長,所以淡定是心智成熟的結果。因而,淡定的處事方式,一定是冷靜與理智的,也是溫暖并感動自己的。
?
淡定這個詞,看似是退讓,實則是給自己一些空間。因為交易就是一次長跑,輸贏得失都是暫時的,從容淡定,張弛有度,才是持久的交易心法。因此,交易者要時刻警惕情緒心魔的破壞,特別是在遭受連續挫敗而失去從容、方寸大亂時,不妨用用淡定這味良藥。
來源:818期貨學習網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