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期貨專家“市場輪廓理論”的作者施泰美亞總結出一個非常精辟的公式:
?
交易結果=市場理解×(交易策略+自我認識)
?
從長期看,交易成績是一個人以他的整體或全部投入到市場中運作的結果。
?
交易者投入的不僅是資金,精力和時間,交易者的知識水平和分析能力同樣不可或缺,更為微妙的是交易者的品性趣向、哲學價值觀、藝術素養以及宗教信仰都會對最終的交易結果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
市場就像一面鏡子,它反映出赤裸裸的你,尤其完全真實反映出你內在的一切。你所有的外包裝和面具都毫無用處。甚至法律都沒有期貨市場來的公正。一個投機者短期的盈虧有一定的偶然性,但長期而言,一個交易者的盈虧一定源于某種內在機制的推動。
?
1.? 意識與無意識
?
我們常說“我無法控制住自己”。這個我就是有意識的頭腦,這個自己則是內在無意識的沖動。我們內在有意識和無意識兩個部分,我們既是控制者,同時又是被控制者。
?
人的意識那部分只占10%
?
無意識卻占90%。無意識就像冰山隱藏在水下的那部分。
?
意識是人智力和理性的那部分,這個意識不太穩定,經常處于搖晃、猶豫不決的狀態。人的意識來自后天的培養,如社會規范、禮儀、觀念以及學校的教育。人有意識的部分不是先天就具有的,也不是內在的自然成長,而是人在長大過程中家庭和學校強加上去的,它只是一個面具,所以它沒有什么決定性的力量。
?
無意識是盲目的沖動,它是與生俱來的習氣,所以它有著強大的力量。我們內在的貪婪、暴力、憤怒、嫉妒、性欲等等這些都屬于無意識。這些習性是文明社會所譴責的,所以這些無意識被我們壓抑在內在的暗處,但它們仍然在內部沸騰,隨時躍躍欲試要掙扎出來。
?
我們行動的力量往往出自我們的無意識,而不是出自有意識的決定。這和我們通常所認為的恰好相反。當我們內在意識和無意識發生沖突的時候,最后占上風的往往是無意識。意識可以做出一個決定,但這個決定的背后卻沒有力量的支持。
?
有一個伊索寓言非常能夠說明這一點:
?
一天一只烏龜來到河邊準備過河,這時一只蝎子上來搭話說“我也要到對岸去,你能不能把我放到你的背上載我一起過去”。烏龜笑著說“你以為我是傻瓜嗎?一旦你在我的背上的時候咬我怎么辦?我可不想冒這個險”。
?
蝎子不屑地說“我看你白活了這么多年,你連基本的邏輯都不懂,如果過河的時候我咬了你死了,我不也跟著淹死了嗎?”
?
于是烏龜就同意背蝎子過河,剛過了河中央,蝎子還是咬了烏龜。烏龜臨死前問蝎子“你的邏輯哪里去了?”蝎子說“我也后悔,我自己也活不成了。我是承諾過不咬你,但這不是邏輯的問題,我可以那樣說,但實際上我做不到,這是我的本性,理智上我知道不應該咬你,但我沒有辦法不這樣。”
?
意識和無意識經常處于沖突中,意識像是獄吏,無意識如同囚犯。這是人類大部分緊張和焦慮的根源。任何壓抑都創造出焦慮和內在的混亂。正是因為我們內在無意識的騷動才使得我們單獨一個人的時候很不自在,我們對別人的尋求,對各種活動的熱衷都只是逃離自己的方式。
?
2.? 人性的缺陷
?
大多數投機者在期貨市場上失敗其最重要的原因是對自己人性上的盲點毫無察覺,他們多次掉進同一個陷阱中。
?
① 主觀、扭曲的智力。大部分情況下,智力受意欲的操縱,尤其在你涉入你的情感和愿望的情況下,相信這樣的智力就等于相信一個瞎子的眼睛。
?
② 就我們目前的內在而言,我們還沒有一個中心,我們的內在是由很多不同甚至相反的部分拼湊而成,有很多不同的聲音在叫囂,我們的內在是一個烏合之眾。我們常常做出一個決定,但很快又后悔了,因為沒有一個中心能夠做出真正的決定。一個人無法承諾,因為他的內在有很多相互矛盾的東西各自為政。我們有時無法入睡就是因為各種矛盾的思想在頭腦里不停地撞擊。
?
③ 頭腦會制造幻覺蒙蔽你,安慰你。如果你過分渴望一個東西,頭腦就會制造幻覺欺騙你,給你一個虛假的滿足。我們晚上做的很多夢就是頭腦給你的一個安慰,你白天不能滿足的,頭腦就創造夢境來滿足你,以緩解你的緊張和焦慮。
?
我們就是帶著一個經常扭曲的智力,一個會制造幻覺的頭腦和一群烏合之眾貿然闖進期貨市場,難免不被強力的市場沖擊得頭昏眼花、七零八落。所以為了避免被市場沖擊得散了架,在進入市場之前,就內在而言,我們首先要在整合自己的心態上下很大的功夫,外在的方面則需要有一個完整和相對固定的交易策略和方案。
?
3.? 幾個常見的交易心理陷阱
?
性中有很多的品質,這些品質能夠幫助一個人在其他行業獲得成功,但是這些品質在期貨市場卻變成了毒藥。如鋼鐵 般的意志,不屈不撓的精神,勤奮,樂觀,自信等等。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出于生存競爭的需要,我們形成了一個很堅硬的自我。也許在其他行業,沒有什么能夠像自我那么成功,但是在期貨市場,再也沒有什么能夠像自我那么失敗。
?
追求完美的心理
?
追求完美是一種非常貪婪的心理,是一種極端的心理。因為追求完美,你就不允許有一點瑕疵,就不能承擔哪怕小小的損失,該止損時就難以下手執行。因為追求完美,一個人就試圖抓住所有的波動,不希望漏過任何行情。每個人都有自己局限性,都有自己不擅長的領域。追求完美的心理很容易導致重倉交易和頻繁交易。
?
數錢的心理
?
這是一種患得患失的心理。我們一旦建立頭寸,就時時惦記賬面資金的起伏變化,并被這種變化左右了情緒,忽略真實的行情本身。這對我們正常的思維判斷有非常大的干擾。
?
我們更應該注重過程的正確,結果會隨之而來。如果提前去考慮結果,就會擾亂整個交易過程,從而導致動作變形。人的頭腦總是提前跳到遠處想著虛幻的結果而忽略當下真實發生的事情,這是我們生命中最大的荒謬和顛倒。
?
轉換時間框架
?
本來是短線交易的單子被迫轉換為中長線,還有把本來中線的單子做短線處理,整個交易混亂,無序。
?
熱衷于預測市場,試圖抓住頭部或底部。
?
任何預測都是主觀的,不可能是客觀的,甚至許多著名的咨詢機構的預測都是錯誤百出。一旦你預測了行情或者相信某個市場評論的觀點,你就無法看到市場的真實面貌,因為你會把自己的主觀看法投射到市場,市場變成一塊屏幕,不論市場怎樣波動,你都會有自己的解釋。
?
你會形成一個看多或看空的情結,這個情結就像一塊烏云一樣籠罩在投機者的腦海里,最后這個情結就變成了死結。他會帶著扭曲的觀點看待市場長達數月甚至數年之久,從而導致整個投機活動陷于癱瘓。
?
一旦預測了市場,你就不愿意設置止損位,因為你相信任何對你不利的波動都是短暫的,市場最終會回到你預測的方向上。許多投機者在試圖抓住市場底部或頂部的時候損失慘重。
?
提升自己的意識狀態,達到一個更高的立足點
?
有些問題無法在同樣的層面被解決,因為在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中會產生其他新的問題,所以問題只能被超越,而不能在問題的層面上被解決。同樣,期貨交易中有些問題無法在期貨的層面上被解決,這需要一個交易者把自己提升到遠遠超出市場之外的高度,這樣原來的問題將會被超越。
?
這方面無法依靠理論的學習,知識的積累達成。因為理論知識是外在的,死的東西。智慧是活的,是去知道的能力,是悟性、洞察力、敏感度、大局觀這些微妙和無法量化的層面。這些內在綜合素質的提升需要借助藝術,音樂,哲學,宗教。
?
內在的提升是長期漸進的過程。當我們提高我們的立足點,我們將會有一個全體的視角,就會以一種超然的心境看待整個事情。正如歌德所說“當我們提升了我們的立足點,我們就提升了一切。如果我們降低我們的立足點,那么就會補足我們所有的悲慘”。
來源:818期貨學習網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