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認清并接受市場事實,才能體會到從犯錯中學習的愉悅感,心智也就隨之成熟起來了,才能徹底扎根于市場,并利用自律與規則實現愿望。
?
A要客觀看待自己的優勢
?
相信,每位期貨投資者都曾有過反復失敗的挫傷感。我們不妨從心理學教授史蒂芬·約瑟夫提出的“創傷后成長心理學”角度來淺析一下這個問題。
?
挫傷感揭露了殘酷的市場真相,當反思這種焦慮狀態后,我們會打破固有的交易觀念和交易假設,這個時候,投資者可能會經歷“同化”和“順應”這兩種認知過程。“同化”,是指用舊有的認知體系來接受挫傷帶來的新認知;“順應”,是指根據新真相修改假設。
?
我們需要明白,最壞的事情隨時都會發生,交易也如同生命一樣無常而脆弱。經歷過這兩個認知過程后,投資者才得以從新的視角看待自己的交易問題,重新理解自己的挫敗經歷,從而思考復原和成長方法。
?
最早提出“市場事實”這一概念的是馬克·道格拉斯,他認為市場是由五個基本事實構成的:一是市場中任何事情都可能發生;二是賺錢不需要知道下一步會發生什么;三是只要我們做對的概率高于做錯的概率,交易就具有優勢;四是即使我們的交易具有優勢,盈虧也是隨機分布的;五是任何時刻,市場都是獨特的。
?
在此基礎上,筆者結合自己的理解,匯總出兩個不可動搖的市場事實:第一,市場是不確定的;第二,交易是一場風險和概率的博弈。作為一名專業投資者,一切交易理念和交易觀的形成都必須基于這兩個基本市場事實之上,否則一切歸零。
?
只有了解并接受了市場的不確定性,才能從風險和概率的角度看待市場,才能徹底拋開主觀思維的偏執陷阱,客觀地看出自己的優勢,并根據優勢進行交易。然而,所謂的“確定性”只是自己的一個判斷假設,這個假設是用來驗證市場“不確定性”這一基本事實的。那么當求證失敗,你才有可能欣然接受止損,不會再因失敗而痛苦,并完全接受這一試錯風險,此時的風險也就變成了可控的(其實,交易的本質就是學會控制風險)。因此,就能獲得良好的交易心態,很多錯誤認識就不會再干擾自己的交易行為,也能逐漸建立起自己的正面信念。
?
其實,投資者求索階段的經驗積累,都是在為發現和接受市場事實作鋪墊。也就是說,當投資者認清并接受市場的不確定性時,才稱得上開始入門了,以后的系統和規則建立才變得有實際意義。
?
B用積極的態度面對困難
?
在做交易前我們要先問一下自己:為什么很難達到心智成熟?心智成熟的最大挑戰是直面痛苦和挫折,并徹底解決問題。對于一般投資者而言,這確實很難做到,因為心智的成熟不僅要有改變現狀的能量,還要有駕馭成功的能力。
?
心理學家說,逃避痛苦和問題是人性弱點的根源。當人們面對精神上的痛苦、緊張、焦慮、煎熬等不舒服的感受時,往往會在有意無意間采取自我防御機制來逃避這些感受,這會阻礙心智的成長,還會讓心智停止成長甚至退化。
?
那么投資者靠什么走向心智成熟?答案是自律。自律是解決交易乃至人生問題的最重要工具。自律是主動要求自己以積極的態度去承受痛苦和磨難,并解決問題,通過自律可以把注意力引導到自己的目標上,它主要包括四個原則:
?
一是推遲滿足,指放下欲望,先面對問題并感受痛苦,然后解決問題,最后再求回報;二是承擔責任,這是解決問題的基本前提,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并思考如何改變;三是忠于事實,就是要求自己的交易觀絕不能與市場事實脫節,不能被虛假錯覺和幻想蒙蔽;四是保持平衡,即對自己的行為決策確立一個富有彈性的約束機制,比如,在面對市場價格波動時,需要清晰地知道當下怎樣做才是最重要的,自己又需要做出哪些決策進行調整計劃,或放棄交易。
?
心智成熟的道路最終通向哪里?它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天人合一”。這里的“天”是指自然,也就是說,我們要懂得尊重、敬畏和順應自然規律,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這是一種崇高的精神境界,我們需要經常自我反省,讓意識無限接近客觀事實,這個意識能否用清晰的語言講述市場最真實的情況,只要我們做出了正確的解釋,這些信息就可以幫助我們擺脫心理困境,從而促進心靈的成長與心智的成熟。
?
心智成熟的過程就是意識成長或進化的過程,在對意識逐漸認同和融合中獲得成長。可惜的是,大多數投資者往往會抗拒真相和事實。然而,唯有認清并接受了市場事實,才能體會到從犯錯中學習的愉悅感,心智也就隨之成熟起來了,才能徹底扎根于市場的現實中,并利用自律與規則實現愿望。
來源:818期貨學習網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