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70年代,美國當時先后發生兩次"石油危機"導致美國通脹日趨嚴重,利率波動頻繁,在金融市場不穩定的背景下,國債期貨為滿足投資者規避利率風險的需求而進入市場。由于推出國債期貨對國債現貨市場發展的要求較高,要求有一定規模、流動性較強的國債現貨市場,所以世界上推出國債期貨市場的國家并不是太多,集中于:美國(1976年)、英國(1982年)、澳大利亞(1984年)、日本(1985年)、德國(1990年)、韓國(1999年)、中國(1992年-1995年試點失敗,再次于2013年推出)等國家。
縱觀我國的國債期貨發展歷史,這一路走來并不順利。1992年12月,上海證券交易所最先開放了國債期貨交易,共推出12個品種的國債期貨合約,只對機構投資者開放。但在國債期貨交易開放的近一年里,交易并不活躍。1993年10月25日,上交所對國債期貨合約進行了修訂,并向個人投資者開放國債期貨交易。接下來國債期貨市場越來越火爆,導致可供交割的國債現券數量遠小于國債期貨的交易規模,因此,市場上的投機氣氛越來越濃厚,風險也越來越大。1995年2月,國債期貨市場上發生了著名的"327"違規操作事件,對市場造成了沉重的打擊。后續雖然有公布一系列整改措施,但已經積重難返。5月17日下午,中國證監會發出通知,決定暫停國債期貨交易。我國首次國債期貨交易試點以失敗而告終。

經過十幾年的摸爬滾打,結合發達國家的金融市場發展經驗,并且迫于我國利率市場化的步伐加快,我國的國債期貨再次于2013年9月6日推出,正式在中金所上市。五年國債期貨首批推出三個合約品種,分別為2013年12月(TF1312)、2014年3月(TF1403)和2014年6月(TF1406)。交易時間為上午9:15-11:30,下午13:00-15:15,合約最后交易日的交易時間為上午9:15-11:30。
以上就是五年國債期貨的介紹,相信投資者對我國國債期貨的發展歷史會有一定的了解,想了解更多期貨知識,歡迎關注??官網(www.bjhqmc.com),讓我們一起打開期貨世界的大門!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