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鑫甬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鑫甬生物”)在提交注冊環節,被證監會直接否決,這也是創業板注冊制以來,首家被證監會否決的擬創業板上市企業。
鑫甬生物的出局并不意外,其招股書存在多處瑕疵,信披出現多處錯誤,尤其是對于“臺灣”的表述更是出現嚴重失誤,其在第二輪問詢回復時,還曾誓言旦旦的表示:公司在保薦機構的組織下,會同申報會計師、公司律師進行了深刻反思、批評總結,對全套申報文件進行了認真核對檢查……
顯然,深刻反思后的核對檢查也未能發現招股書中的重大錯誤。
鑫甬生物的保薦機構為中天國富證券,保薦代表人為趙亮,方蔚。公開資料顯示:中天國富證券成立于2004年,由中天金融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前身為海際大和證券。創業板注冊制以來,中天國富合計保薦了13個項目,僅3家已注冊生效、1家終止注冊、3家撤回、1家中止、4家已問詢、1家不予注冊。
在鑫甬生物的招股書中出現如此嚴重錯誤,顯然中介機構在執業過程中未勤勉盡責地履行保薦義務。注冊制的核心是信息披露,擬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質量將直接關系到投資者對發行人的判斷,保障信息披露的真實、準確、完整,是注冊制下發行人和保薦人工作的重中之重。
招股書不是兒戲
2022年1月6日晚間,證監會官方網站正式發布公告宣布了“關于不予同意浙江鑫甬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注冊的決定”,證監會表示,鑫甬生物核心產品、募投項目、主要原材料均涉及“高污染、高環境風險”產品且無法提出有效的壓降方案;信息披露存在嚴重錯誤,與《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注冊管理辦法(試行)》(證監會令第167號)第十三條、第三十三條相關規定不符。
根據《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注冊管理辦法(試行)》(證監會令第167號)第二十三條的規定,現依法対鑫甬生物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注冊申請作出不予注冊的決定。
鑫甬生物是一家從事丙烯酰胺類單體和聚丙烯酰胺功能高分子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
2020年7月17日,深交所受理了鑫甬生物的創業板申報材料,其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2625萬股,預計融資金額3.398億元,用于年產5萬噸精細,化學品及環保型水處理劑項目。
招股書顯示:該公司控股股東為張虎寅,持股比例為26.94%,另外,張虎寅、配偶林波平、其子張峻乾三人合計直接持有公司56.02%的股份,對公司有實際控制權。
比如,人源化工2018年凈利潤原描述為“-130.45 萬元”,此后,鑫甬生物將其修改為“-233.20 萬元”,鑫甬生物解釋是數據粘貼錯誤。

天津申山2018底總資產為2741.29萬元,后將其修改為2711.64萬元。公司與紹興市越東化工有限公司的交易數據中,2017-2019年度銷售、采購交易額(含稅)合計分別為1226.01萬元、2934.58萬元、4362.58萬元,后將其修改為1770.34萬元、3250.67萬元、4473.77萬元,鑫甬生物稱原數據統計遺漏其他業務收入中的丙烯腈貿易金額。
更為嚴重的是,在第三版招股書(2021年3月17日)和第四版招股書(2021年6月17日)以及注冊稿、上會稿中,多處將“臺灣”歸為國家之列。
還存在突擊入股
另外,針對證監會提出的鑫甬生物核心產品、募投項目、主要原材料均涉及“高污染、高環境風險”產品等,此前在深交所問詢中,也多次提及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
在第三輪問詢回復中,鑫甬生物表示,其屬于高耗能行業,但主營業務不屬于高耗能項目;其屬于高排放行業,但主營業務不屬于高排放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行業準入條件;已建、在建、擬建項目均已履行審批、核準、備案、環評等程序,不存在被關停的情況或被關停風險,不會對公司生產經營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另外,鑫甬生物還存在突擊入股的情形,發行人提交申請前12個月內新增股東張峻乾、金烯創投、德帆投資。
張峻乾是實控人張虎寅、林波平之子,并擔任發行人董事、副總經理,張虎寅、林波平分別將其持有的鑫甬生物500萬股、450萬股股份以0元/股轉讓給張峻乾。
如果說,張峻乾和張虎寅、林波平之間是直系親屬間轉讓,系家庭財產內部分配,那么
同受私募基金管理人杭州龍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龍蠡投資”)管理的私募基金金烯創投、德帆投資的突擊入股則耐人尋味。
2019年7月,鑫甬生物第四次增資,注冊資本由7328萬元增至7875萬元,新增的547萬股股本中,金烯創投認購437萬股,德帆投資認購110萬股,本次增資價格為6元/股。
對此,鑫甬生物的解釋是:看好公司發展,為擴大公司生產經營規模而投資。
龍蠡投資成立于2016年2月,并于同年6月取得基金業協會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人資格,至今已備案10多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產品。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