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的一場疫情,卻無意揭開了全球災年的序幕。
河南的特大暴雨、全國的新一波疫情,每個城市都在訴說著經濟的恢復如何困難。
8月前,各地上半年的經濟數據也逐一公布,誰又成為新的贏家?誰又掉了隊?
1
先來看看各個省份的經濟數據。

從經濟總量看,上半年31個省份中,GDP過萬億的有19個。
其中,廣東、江蘇GDP都超過了5萬億元,遙遙領先其他省份。但二者之間的差距僅剩2000億出頭,2020年上半年,二者的差距還在2500億。
江蘇正在奮力追趕,但眾所周知,下半年才是廣東猛發力的時間,好戲還在后頭。
山東、浙江GDP都超過了3萬億元,排在三四位。河南、四川、福建、湖北、湖南、安徽、上海7個省市GDP都超過了2萬億元。
而在這11個省市中,東部地區就占了6個,中部4個,西部只有四川一棵獨苗。
從區域分布看,東部地區的GDP總量達到30萬億元,中部與西部總量都在12萬億元左右,區域之間的差距,依然較大。
從經濟增速看,若把全國12.7%的增速作為平均線,則有10個省市超過平均水平。
尤其是湖北,以28.5%的增速領跑全國,增速如此之高自然是受疫情的影響。而在去年上半年,湖北的經濟增速還是下跌19.3%,全國墊底。
從墊底到全國第一,湖北的經濟正在好起來。
也是依靠如此高的經濟增速,湖北在總量上再次反超湖南,拿下全國第八。而下半年如果保持這樣的經濟增速,湖北極有希望在年底反超福建,奪回曾經的全國第七。
與此同時,還有5個省份的經濟增速低于10%,已經掉隊了。5個省份分別是河北、遼寧、新疆、青海、西藏。
尤其是遼寧,2020年經濟增速只有0.6%,幾乎沒有增長。而上半年9.9%的增速再次落后,這讓身后的重慶、云南直接反超,遼寧也從全國16位掉到了18位。
若下半年不能奮起直追,今年的排位或許就此定局。
這對遼寧來說,真不是一個好消息。
2
省份之外,各大城市的表現又是如何?

截至8月5日,在船長統計的42個大中城市里,烏魯木齊和拉薩尚未公布上半年經濟數據。
此外的40個城市中,上海依然獨當一面,是唯一一個超過2萬億的城市,北京則以874億的差距緊隨其后,兩個超級龍頭、加上第三位的深圳地位都很穩固。
而廣州和重慶的第四名之爭,則吸引更多人的關注。
2019年,重慶和廣州的差距縮小到僅有22億元,重慶反超近在咫尺。而到了2020年上半年,疫情大幅沖擊,廣州被重慶反超241億,第四名的位置岌岌可危,好在下半年外貿略有恢復,廣州以16億的微弱優勢守住了第四名。

今年一季度,廣州擴大了領先優勢到408億,而上半年重慶再次縮小差距到198億,二者的中國第四城之爭,下半年將是決定性時刻。
此外,武漢依靠28.6%的高增速,穩住了第9城的位置,而想要奪回被杭州拿走的第八名,武漢下半年還需保持高增速才行。
另一組值得關注的城市,便是南京與天津。
2020年,南京首次反超天津,躋身中國十強城市榜單。到了今年上半年,南京對天津的優勢繼續擴大,皆因天津的增速依然不太理想。
2017年,天津濱海新區主動擠水分。2019年,國家統計局統一地方經濟核算,山東、天津成為被“擠水分”最多的省市,天津GDP直接縮減4000多億。
實在令人大跌眼鏡。
而在近10年的中國十強城市排名上,天津的下滑也肉眼可見。

2011年,天津超過深圳、蘇州,爬到中國城市第四位,也成為其歷史最高排位。2012年再次被深圳反超,直到2016年都穩穩坐在中國第五城的位子上。
但正是從擠水分的2017年開始,天津的排位從第五變為第六,2019年更是直線下滑到第十位,2020年被擠出十強。
與此同時,重慶、蘇州、成都、武漢、杭州、南京一中南方城市的排名,卻一直在上升。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
那次事件后,天津像是被泄了一股氣,至今還沒能緩過神來。
當然,上面的40個城市,并非真實的實力排名,畢竟中間夾雜了各個省會、計劃單列市等等。

這份上半年中國城市40強,與之前的大中城市榜單相同的是,前16名全部一致。
而從第17名的南通開始,東部沿海省份的城市,實力開始顯現。
第17名的南通超過佛山、泉州;
第25/26名的常州、煙臺超過唐山;
第28名的溫州超過大連、昆明;
第31名的徐州超過長春、廈門;
第35/36名的濰坊、紹興超過石家莊、南昌。
江蘇、浙江、山東,才是真正贏家。
此外,有兩個北方城市值得注意,西安上半年增速7.8%、石家莊上半年增速7.5%,相對12%的平均水平,已經嚴重掉隊。
留給他們反擊的時間,有點緊張了。
鄭重聲明:此信息由網站程序爬蟲抓取或網友投稿而來,不保證信息的時間準確性和內容正確性,政策性的信息以官方公布為準,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不妥請及時聯系,我們會在48小時內進行人工處理。
熱門閱讀
來源:萬洲財經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