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叫深圳?深圳為何得名?揭秘城市名稱的由來
溯源古地名
深圳的名稱起源于明朝時期,當時新安縣(今深圳市寶安區)東莞寨(今深圳市羅湖區)附近有一條名為“深水圳”的河流。這條河流發源于梧桐山,流入深圳灣,深水盈盈,故得名“深水圳”。
“圳”的含義
“圳”在廣東話中意為“水渠”,是古代嶺南地區修建的一種引水灌溉設施。深圳自古以來便處于丘陵地帶,水資源缺乏,因此修建水圳是當地居民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保障。作為當地一條重要的水渠,深水圳滋養了周圍的土地,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
“深”的演變

隨著時間的推移,“深水圳”逐漸簡化為“圳”,并逐漸成為當地唯一的名稱。清朝末期,深圳地區設立新安縣東莞分縣,分縣治所設在圳頭(今深圳市羅湖區),因此該分縣被稱為“東莞深圳”。
“深圳”的定名
1979年1月,新成立的深圳市在圳頭舉行第一次人民代表大會,正式定名為“深圳市”。“深圳”之名沿用了自明朝以來一直使用的“圳”字,既反映了該地區水圳文化,又寓意了這座新興城市的蓬勃發展。
地名中的歷史印記
深圳的名稱承載著這座城市的歷史和文化底蘊。它不僅僅是一個地理標識,更是一個時代的見證。從“深水圳”到“深圳”,名字的變化見證了深圳從一個小漁村發展成為國際化大都市的傳奇歷程。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