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包干銷售什么意思?糧食銷售包干制,到底帶來了什么變化?
糧食包干銷售的含義
糧食包干銷售是指糧食生產者(農民)與糧食收購者(國家)之間的一種合同制關系。農民根據與收購者的協議,在規定范圍內生產糧食,并按合同約定數量、質量和價格向收購者出售。收購者有義務按合同收購農民生產的糧食。
糧食銷售包干制
糧食銷售包干制是糧食包干銷售制度的重要內容。它規定:
糧食統購統銷制度取消:農民不再需要將糧食全部上交國家,可以根據市場需求自由出售。
政府對糧食收購實行包干制:收購部門按照國家下達的收購任務,向農民收購糧食。
糧食價格浮動:糧食收購價格不再由國家統一制定,而是根據市場供求關系浮動。

糧食銷售包干制帶來的變化
糧食銷售包干制的實施帶來了以下重大變化:
農民生產自主權增強:農民可以根據市場需求和自身條件決定糧食種植面積和產量,不再受政府指令性計劃約束。
糧食市場活躍:糧食市場不再由政府壟斷,農民可以自由買賣糧食,糧食價格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
糧食供需機制完善:糧食流通渠道多元化,糧食供給和需求得到調節,糧食供求平衡狀況改善。
農民收入增加:糧食價格浮動后,農民的糧食收入得到提高,有利于農民增收致富。
糧食安全保障:糧食銷售包干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糧食安全,農民有動力增加糧食生產,政府也有必要采取措施穩定糧食市場。
總之,糧食包干銷售和糧食銷售包干制是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重要舉措,極大地促進了我國糧食生產和流通的發展,保障了糧食安全,提高了農民收入,促進了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