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的糖價怎么那么便宜?全球糖價洼地,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近年來,國際糖價持續低迷,創下了多年來的新低。根據國際糖業組織的數據,2023年2月,全球食糖價格已跌至每磅10美分以下,遠低于2011年創下的每磅30美分的高點。
這種價格下跌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也引發了人們對全球糖價洼地背后的原因的思考。
供過于求:
供過于求是導致全球糖價洼地的主要原因。近年來,隨著巴西、印度和泰國等主要產糖國的產量不斷增加,全球食糖市場一直處于供大于求的狀態。過多的供應導致糖價下跌,以吸引買家。
乙醇生產下降:
乙醇是生物燃料的一種,主要由玉米和甘蔗制成。在過去,對乙醇的需求強勁,支撐了糖價。然而,隨著石油價格的下降和電動汽車的崛起,對乙醇的需求有所減弱。這降低了對糖的需求,進一步加劇了供應過剩。
美元走強:

美元是全球糖價的主要計價貨幣。當美元走強時,糖價會下降,因為這使得糖對其他貨幣的用戶來說更貴。近年來,美元一直走強,這給國際糖價帶來了下行壓力。
消費增長放緩:
雖然糖的供應在增加,但消費增長卻在放緩。健康意識的提高和對含糖飲料征收的稅收導致了對糖的需求下降。這進一步加大了供應過剩的幅度。
南美天氣因素:
南美是全球最大的食糖產區。該地區的降雨和天氣狀況對糖產量有重大影響。近年來,巴西和泰國遭遇了干旱和洪水等極端天氣,導致產量受到影響。然而,其他產糖國的產量并沒有受到同等程度的破壞,這加劇了供應過剩。
結論:
全球糖價洼地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包括供過于求、乙醇生產下降、美元走強、消費增長放緩以及南美天氣因素。低迷的糖價給糖業造成了壓力,并對依賴糖出口的國家產生了負面影響。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