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門危機怎么回事?也門沖突背后的復雜真相
也門危機
也門沖突是一場復雜的內戰,始于 2014 年,卷入了該國政府、反政府胡塞運動和一系列國內和外國派系。沖突造成數十萬人死亡,并引發了一場嚴重的、持續的人道主義危機。
沖突背景
也門的動蕩可以追溯到 2011 年的阿拉伯之春起義,當時抗議者推翻了長期擔任總統的阿里·阿卜杜拉·薩利赫。薩利赫下臺后,他的副手阿布德拉布·曼蘇爾·哈迪繼任總統。然而,哈迪政府面臨著多重挑戰,包括經濟不穩定、腐敗和胡塞運動的崛起。
胡塞運動
胡塞運動是一個由扎伊迪什葉派少數派支持的武裝運動。扎伊迪派是伊斯蘭教的一個分支,在也門約有 30% 的人口信仰。胡塞運動最初于 1990 年代后期成立,作為對薩利赫政府的回應。該組織后來演變成一個強大的政治和軍事力量,目標是建立一個更具宗教意識形態的國家。
沖突爆發
2014 年 9 月,胡塞運動占領了也門首都薩那,迫使哈迪總統逃離該國。胡塞運動隨后成立了自己的政府,控制了也門的很大一部分地區。哈迪政府得到沙特阿拉伯領導的聯盟的支持,該聯盟自 2015 年以來一直在也門進行軍事干預。

外部干預
也門沖突吸引了許多外國勢力的介入,包括伊朗、阿聯酋和美國。伊朗被指控支持胡塞運動,而沙特領導的聯盟則被指控犯有戰爭罪。此外,美國在也門進行了空襲,并為沙特領導的聯盟提供了軍事支持。
復雜局勢
也門沖突是一場復雜而多方面的沖突,涉及多種因素,包括宗派分歧、部落忠誠、經濟不公正和外部干預。沖突雙方都犯下了暴行,造成平民大量死亡和流離失所。
人道主義危機
也門沖突引起了嚴重的人道主義危機。聯合國表示,也門是世界上最嚴重的饑荒,超過 2000 萬人面臨饑荒。該國還面臨著霍亂的嚴重爆發,使數百萬人的生命陷入危險之中。
沖突的未來
也門沖突的前景仍然不確定。沙特領導的聯盟未能取得決定性勝利,胡塞運動仍然牢牢控制著也門的一部分。國際社會繼續敦促沖突各方談判達成和平解決辦法,但到目前為止尚未取得進展。也門沖突的復雜性和國際勢力的介入使得找到一種持久解決方案變得困難。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