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怎么不跟外盤?中國農民為何面臨玉米斷貨的風險?
近段時間,玉米價格持續上漲,引發市場關注。與此前國際大宗商品暴漲暴跌不同,這一次玉米價格的上漲,是國內市場獨有的現象。
玉米為何不跟外盤?
通常情況下,國內玉米價格會跟隨國際市場走勢。但近幾個月來,國內玉米價格卻一路上漲,與國際市場脫節。這主要有以下原因:
國內供需失衡:受洪澇災害、疫情等因素影響,國內玉米減產明顯。而需求卻在不斷增長,尤其是飼料需求旺盛。供需失衡導致價格上漲。
國際市場影響有限:盡管國際玉米價格也在上漲,但幅度遠小于國內。主要原因是全球玉米產區天氣條件良好,供應充足。
中國農民面臨的玉米斷貨風險
國內玉米價格上漲,給中國農民帶來了嚴重的玉米斷貨風險:
飼料成本飆升:玉米是畜禽飼料的主要原料。玉米價格上漲,將導致飼料成本大幅攀升,從而影響畜禽養殖業的 profitability。

農戶收入減少:玉米是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玉米價格上漲,意味著農戶收入將減少。
糧價上漲:玉米是重要的糧食作物。玉米價格上漲,可能會帶動其他糧食價格上漲,加劇通貨膨脹壓力。
應對措施
為了應對玉米斷貨風險,政府和市場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增加供給:鼓勵農民增加玉米種植面積,提高單產。同時,擴大玉米進口,補充國內供應。
控制需求:控制飼料需求增長,鼓勵替代飼料的利用。
穩定價格:政府可以適當出手,建立糧食儲備,平抑玉米價格。
加強市場監管:嚴厲打擊囤積居奇等行為,維護市場秩序。
玉米斷貨風險事關國計民生。只有政府和市場共同努力,才能保障國內玉米供應,避免玉米價格暴漲,維護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