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白糖怎么不漲?國內白糖為何逆勢走跌?
盡管國際市場上糖價持續上漲,但國內白糖價格卻出現逆勢下跌,這引發了許多人的困惑和擔憂。本文將探討造成這一現象的因素。
過剩的供應
近年來,國內白糖產能不斷擴大,導致市場上供應過剩。據商務部數據,2022年我國白糖產量達到1138萬噸,創下歷史最高水平。過剩的供應導致白糖庫存不斷增加,給價格帶來了下行壓力。
進口替代
隨著國內白糖產量的增加,我國對進口白糖的依賴性逐漸降低。2022年,我國進口白糖僅為85萬噸,較前一年減少了近一半。進口減少導致國際糖價對國內市場的影響減弱。
政策調控
政府為了穩定國內白糖市場,采取了多項調控措施,包括:
調整進口關稅:降低進口白糖關稅,增加市場供應
建立糖業儲備體系:政府收購白糖,以平抑市場價格波動

加強市場監管:打擊囤積居奇和哄抬價格行為
需求疲軟
近年來,受疫情影響,餐飲、旅游等行業受挫,對白糖的需求有所下降。此外,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對甜食的攝入量也有所減少,進一步抑制了白糖需求。
其他因素
除了上述主要因素外,一些其他因素也對國內白糖價格走勢產生影響,例如:
疫情封控措施:疫情封控導致部分地區白糖運輸受阻,影響了市場供應
燃料價格上漲:燃料價格上漲增加了白糖生產和運輸成本,給白糖價格帶來上行壓力
匯率波動: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波動會影響進口白糖的成本
結論
國內白糖價格逆勢走跌是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包括過剩的供應、進口替代、政策調控、需求疲軟和其他因素。政府采取的調控措施有助于穩定市場價格,但長期的供需關系仍將是影響白糖價格走勢的關鍵因素。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