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炭怎么來的?
焦炭是煤炭在隔絕空氣的情況下,經過高溫干餾后形成的固體殘留物。它是一種重要的工業原料,廣泛應用于鋼鐵、冶煉、陶瓷等行業。
焦炭的生產過程:
焦炭的生產主要分為以下步驟:
1. 選煤:選擇適合煉焦的煤種,如焦煤或氣煤。
2. 煤炭破碎:將煤炭破碎成小塊,以增加比表面積,有利于干餾過程。
3. 混合配煤:根據不同煤種的特性,按照一定比例進行混合配煤,以獲得具有良好焦炭性能的混合煤。
4. 裝爐:將配好的混合煤裝入專門的焦化爐中。焦化爐一般為圓柱形或蜂窩狀,內部有加熱裝置。
5. 干餾:在焦化爐內,混合煤在高溫(1100-1300℃)和隔絕空氣的條件下進行干餾。干餾過程中,煤炭中的水分、揮發分和少量雜質被蒸發出來,剩下固體殘留物就是焦炭。

6. 冷卻:干餾結束后,焦炭需要進行冷卻,以降低溫度便于運輸和儲存。
7. 脫硫:焦炭中含有少量硫分,需要經過脫硫處理,減少硫含量,提高焦炭質量。
焦炭的特性:
焦炭具有以下特性:
高碳含量:焦炭的碳含量高達90%以上,是重要的還原劑。
高比重:焦炭的比重一般在1.5-2.0 g/cm3之間,具有良好的抗壓和抗磨損性。
高強度:焦炭具有較高的強度,可以承受高溫和重載。
低揮發分:焦炭的揮發分含量較低,燃燒時產生的灰分較少。
孔隙多:焦炭內部有大量的孔隙,增加了反應表面積,提高了還原作用效率。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