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為什么簡稱贛?揭秘江西為何被簡稱“贛”背后的歷史淵源
江西,簡稱“贛”,是中國東南部的一個省份。這個簡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具有豐富的歷史淵源。
古越族起源
江西一帶在歷史上曾是古越族的聚居地。越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分布在今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等地。在先秦時期,越族被分為多個部落,其中一個部落被稱為“贛越”。“贛”這個字可能就源于這個部落的名稱。
漢代郡縣設置
秦朝統一中國后,在江西一帶設置了豫章郡。漢武帝時期,豫章郡被分置為九江郡、廬陵郡和豫章郡三郡。其中,九江郡轄境包括今江西北部地區,郡治設在今九江市。
三國時期割據
三國時期,九江郡被孫吳政權占據。孫吳在此地設置了吳國大都督府,簡稱“贛州都督府”。“贛州”之名由此而來,逐漸成為江西北部地區的代稱。

隋唐五代因襲
隋唐五代時期,江西一帶先后被南陳、南朝后梁、南唐等政權統治。這些政權大多沿用了“贛州”的稱呼,進一步鞏固了其作為江西地域代稱的地位。
宋元清沿用
宋元清三朝,江西一帶先后為宋、元、明、清政權統治。盡管行政區劃有所變動,但“贛”這一簡稱一直沿用下來。在清代,江西全省被分為九個府,其中以九江府最為重要,簡稱“贛府”。“贛”也因此成為整個江西的代稱。
新中國成立后
新中國成立后,江西省沿用了“贛”這一簡稱。在1949年成立的江西省人民政府中,簡稱就為“贛”。此后,在各種官方文件、地名標識等場合中,江西省一直以“贛”作為簡稱。
綜上所述,江西簡稱“贛”的歷史淵源由來已久,可以追溯到古代古越族和漢代郡縣設置。經過三國時期、隋唐五代、宋元清的沿用,最終在新中國成立后成為江西省的正式簡稱,并一直沿用至今。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